庆台韩子华寄示清居大士牧牛图颂酬寄长句

香严昔向沩山住,只作田翁学牧牛。

路绝纤尘宁见迹,野无寸草漫回头。

晴天任去云作伴,露地閒眠夜不收。

却问清居真了未,树边蓑笠为谁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自然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由。诗人通过“只作田翁学牧牛”这一句,巧妙地将隐士的生活状态与牧牛活动相联系,既展现了隐士的田园生活,又暗喻其心灵的纯净与自由。接着,“路绝纤尘宁见迹,野无寸草漫回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隐士生活的环境之清幽,没有世俗的纷扰,也没有多余的杂念,体现了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晴天任去云作伴,露地閒眠夜不收”则描绘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夜晚露地,都成了他悠闲自得的伴侣。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不仅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最后,“却问清居真了未,树边蓑笠为谁留”两句,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隐士生活方式的深思。这里的“清居”不仅是物质上的简朴,更是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诗人似乎在询问,这样的生活是否真正达到了内心的满足和解脱?“树边蓑笠为谁留”则可能是在思考,这样的生活状态是否只是表面的宁静,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意义等待着被发现或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和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都下别友人

海内故人少,市楼新酒醇。

与君聊一醉,公袂此残春。

北道邢台路,东州泗水滨。

相期复何处,京洛旧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鲁平

平也青云器,乡评推孝廉。

高怀焦尾澹,壮节湛卢铦。

与我偏心照,论交以道詹。

逸群容策蹇,美盼对无盐。

振楫期同济,提衡岂致嫌。

前年税征鞅,弥月憩衡苫。

环堵藜为榻,圭门席挂檐。

未曾忧四壁,聊与醉青帘。

且默何尝说,虽寒不附炎。

伏龙当自起,跃马要谁占。

舌在居贫乐,情亲茹蓼甜。

雅游伤遽散,流景顾将淹。

信断伤秋雁,愁多伴夜蟾。

不堪男女泪,北望一渐渐。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寄郭诚思华下茅斋

舍在世尘外,松扉夜不关。

心同秋水静,身共野云閒。

自得逾三乐,谁堪话九还。

它年玉泉约,何以救衰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题都下知友山亭时在新定

古郡利名外,万山云霭中。

思君痛饮处,累石小轩东。

观阙风光近,郊园野趣同。

溪头对鱼鸟,未羡舞裙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