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郭诚思华下茅斋

舍在世尘外,松扉夜不关。

心同秋水静,身共野云閒。

自得逾三乐,谁堪话九还。

它年玉泉约,何以救衰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味。

首联“舍在世尘外,松扉夜不关”点明了居所远离尘嚣,夜晚松门无需关闭,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自然和谐的氛围。接着,“心同秋水静,身共野云閒”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如秋水,身体如同闲散的野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自得逾三乐,谁堪话九还”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里的“三乐”可能指的是儒家所说的“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九还”则可能是指道家追求的长生不老、返璞归真等理想境界。诗人认为自己已超越了世俗的快乐,但仍有更高层次的理想追求。

最后,“它年玉泉约,何以救衰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相聚的期待,以及对青春不再、岁月易逝的感慨。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年,能与友人相约于玉泉(可能指清澈的泉水或象征纯洁、高雅的地方),共同探讨人生、宇宙的奥秘,以期找到延缓衰老、保持心灵年轻的办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理想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都下知友山亭时在新定

古郡利名外,万山云霭中。

思君痛饮处,累石小轩东。

观阙风光近,郊园野趣同。

溪头对鱼鸟,未羡舞裙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庵堂书怀呈郭诚思

晓驾白龙车,氤氲入紫霞。

翠微云外路,碧落月中家。

驶过刚风骑,閒如迥汉查。

幽窗一攲枕,世虑自空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诚思约以初秋东来相过辄驰短韵以速行期

已闻露叶寒蝉急,休待霜空晓雁催。

不是相思閒命驾,无为弟子望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留别所知

雪拥归程朔吹寒,来时孤剑系征鞍。

此行誓不忘知己,昨夜为公重一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