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四)

露下青玉凝,风动金支舞。

梧桐叶微脱,庭阶夜将曙。

节士悲零落,达人观岁序。

消长理必繇,物亦莫能忤。

鸡鸣一何急,日出光易午。

思治恐弗及,在暗恐弗寤。

坐起披书读,潇潇更闻雨。

形式: 古风

翻译

露珠如青玉般凝结,秋风吹过,枝头金黄的叶子随风起舞。
梧桐树的叶子开始微微脱落,庭院台阶上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
有节操的人感叹时光流逝,通达之人知晓岁月更迭。
世间万物的兴衰都有其规律,无人能违抗自然法则。
鸡鸣声为何如此急促,太阳升起,阳光直射正午。
忧虑国家治理能否及时赶上,又怕在黑暗中不能醒悟。
起身读书,窗外雨声潇潇,更添思绪。

注释

青玉:形容露珠晶莹剔透。
金支:泛指金黄色的树叶。
零落:凋零,落下。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消长:事物的增减变化。
忤:违背,抗拒。
易午:指太阳直射正午。
思治:思考治理国家。
在暗:身处黑暗之中。
披书:打开书本阅读。
潇潇:形容雨声连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露下青玉凝,风动金支舞"运用比喻,将露珠比作青玉,秋风吹动的声音仿佛是金枝在舞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微妙的秋夜氛围。"梧桐叶微脱,庭阶夜将曙"进一步描绘了季节转换,梧桐叶开始凋零,暗示着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

诗人感慨"节士悲零落,达人观岁序",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节士为时光荏苒而感伤,达人则明白自然规律,接受岁月更迭。"消长理必繇,物亦莫能忤"强调事物的消长有其必然规律,无人能违抗。

"鸡鸣一何急,日出光易午"以鸡鸣和太阳升高来象征时间的紧迫,诗人担忧如果不能及时把握时机,"思治恐弗及,在暗恐弗寤",对于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使他深感责任重大。最后,诗人通过"坐起披书读,潇潇更闻雨"的动作,表现出他在深夜中勤奋思考,倾听雨声,显示出他的责任感和求知欲。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了黄节作为清末近现代诗人的独特见解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洛阳曲

有客顿征辔,暮宿洛阳堤。

洛阳繁华地,慨然心伤悲。

忆昔季伦家,朱门鼎贵时。

锦步四十里,冠盖相追随。

宠移百琲珠,醉击珊瑚枝。

一旦委沟壑,身随朝露晞。

绮楼自颠仆,金谷无人归。

绿珠千古魂,散作香尘飞。

荒榛塞中道,惟有寒螀啼。

嗟哉百世后,骄奢徒尔为。

形式: 古风

荔枝歌

番禺地僻岚烟锁,万树累累产嘉果。

汉宫坠落金茎露,秦城散起骊山火。

炎炎六月朱明天,映日仙枝红欲燃。

自古清芬不能遏,留得嘉名为椹仙。

上皇西去杨妃死,蛮海迢迢千万里。

华清宫阙阒无人,南来不见红尘起。

至今荣植遍闽州,离离朱实繁星稠。

一日为君空变色,千里凭谁速置邮。

可怜锦幄神仙侣,为饮凝浆涤烦暑。

绮筵不惜十千钱,酩酊秦楼桂花醑。

秦楼女子绣罗裳,凤箫呜咽流宫商。

醉歌一曲荔枝香,席上少年皆断肠。

形式: 古风

送别探得南字

谪宦情牢落,穷通理更谙。

读书閒不废,事道古何惭。

昔喜邻州守,尝陪后乘骖。

西湖游未厌,北海饮方酣。

蹑屐登云峤,扪萝访竹庵。

鹭涛千顷雪,鹫岭万堆蓝。

姤遇时难一,睽离岁忽三。

陪京方接畛,归省会同参。

士子文宗愈,朝廷礼问聃。

好留君左右,俄领郡东南。

岁旱钱仍贵,民饥命不堪。

下车宽赋役,露冕训田蚕。

画舸乘春别,新书卜日覃。

牙旗风发发,瑞节虎眈眈。

龙凤吴王国,烟霞古佛龛。

荷香轻泛浦,桂子静飘岚。

草泽行吟苦,兰陔奉养甘。

子文无愠色,夷甫足清谈。

物外冥天籁,樽前据石楠。

惟应怜旧尹,渔钓负江潭。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送李惟肖尉尤溪

朝廷厌烦苛,往还按察诏。

四方小大官,政恶日无谯。

悲哉穷远民,天耳不可嘂。

讼争细毛发,吏议举烽爝。

追胥烦闾里,符牒纷以炤。

利手肆拂撄,百巧凿孔窍。

齐氓一扰攘,沸若烹鲜铫。

上下漫不省,鳏寡日相吊。

咨嗟梦得材,连蹇十铨调。

今复郁不施,一尉滨海峤。

蠢兹尤溪民,习俗攻险僄。

尺表易为直,长戈固难掉。

吾闻政无小,美恶出号召。

虽尔主盗官,操权宁非要。

近岁民艰食,群小屡轩跳。

挥刀力诛锄,加以原火燎。

政令务宽简,威肃宜震曜。

武事戒不习,贱策贵前料。

山林剔逋逃,道路剪攻剽。

食禁宁疏网,私兵勿容鞘。

尝闻伍保法,慎置理宜妙。

法至奸可革,无事省巡徼。

勿嗟厥位淹,十室聊歌笑。

往矣有吾民,疮痍方尔疗。

形式: 古风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