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清波摘遍.沪滨雪中度岁

烧痕野草,瞥影边鸿,如矢岁华催换了。

渡江春色,但有冰梅数枝早。淞滨道。

明灯闪闪,官柳萧萧,连骑俊游今渐少。

绣幕休垂,放入寒光见怀抱。庾园悄。

飞絮乍萦画檐,解冻尚迟芳沼。

翻恐回风向人,鬓丝吹老。兽香袅。

花外信息愈疏,天涯梦程难到。

几处金盘燕簇,醉吟昏晓。

形式: 词牌: 泛清波摘遍

鉴赏

这首《泛清波摘遍·沪滨雪中度岁》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在雪中于沪滨度过新年的景象,充满了冬日的静谧与寒冷,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的开篇“烧痕野草,瞥影边鸿”,以野草的烧痕和边上的鸿雁掠过,象征着岁月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接着“如矢岁华催换了”一句,以箭矢的速度比喻时间的快速流逝,形象地表达了岁月不待人的主题。

“渡江春色,但有冰梅数枝早”则将视线转向江南的渡口,虽是冬季,却有早开的冰梅点缀,暗示着即使在严冬,生命依然充满生机与希望。

“淞滨道”、“明灯闪闪,官柳萧萧”描绘了夜晚淞滨道上灯火闪烁,官柳在寒风中摇曳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连骑俊游今渐少”表达了昔日繁华热闹的聚会如今逐渐减少的情景,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绣幕休垂,放入寒光见怀抱”一句,通过描写放下绣幕,让寒光映入室内,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庾园悄”、“飞絮乍萦画檐,解冻尚迟芳沼”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寒冷,同时通过飞絮与未解冻的池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翻恐回风向人,鬓丝吹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担忧,担心逆风会加速白发的生长,寓意着岁月无情。

“兽香袅”、“花外信息愈疏,天涯梦程难到”则通过兽香的袅袅升起,与花外信息的稀疏,以及对远方的思念难以到达,表达了情感的深沉与距离的遥远。

最后,“几处金盘燕簇,醉吟昏晓”以宴会中的场景结束,虽然有金盘燕舞的热闹,但词人仍沉浸在对时光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憧憬之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雪中度过新年时的内心感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收录诗词(258)

陈匪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倚风娇近.春深见梅枝

初日曈曈,绀云舒卷林表。数声春转绵蛮鸟。

留鹤守残梅,有约绮窗开,萼绿花来,浅笑轻颦都好。

诗梦重寻,东阁当时年少。江北江南行到。

画里胭脂妒花貌。苔枝老。殢香弄雪东风峭。

形式:

红林檎近

林沼宜晴雨,翠红无暮朝。

灌木护嘉卉,石泉化奔涛。

行行崇山峻岭,信否故国周遭。仿佛梦里春韶。

盈耳燕莺娇。采菊陶令宅,持钵虎溪桥。

平生胜赏,歌声曾入云霄。

问闲身能几,幽芳暗引,杖藜不觉归路遥。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

绕佛阁

霁霞照晚。波翠草碧,残画溪馆。香径泥软。

旧巢认否,殷勤问来燕。岫云又展。

环顾四野,车过尘满。归路辽远。

更堪雨雨风风占春半。

绣幄去天尺,夜永通明章几荐。

勾起暗愁,鹃声闻楚岸。怕过了清明,番信轻换。

好花谁见。但梦想当年,相映人面。

绕珍丛、醉飞千盏。

形式: 词牌: 绕佛阁

碧牡丹.赠半樱

剑气烟云幻。车辙关河贱。

博望归来,酒泛蒲桃春暖。夜月朝花,怀旧游都遍。

绿樱何处江岸。付吟卷。蕙帐幽梦短。

依稀暮鹃啼乱。几日东风,飏起柳绵无算。

露笛吹残,刚画帘垂半。开奁应有新怨。

形式: 词牌: 碧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