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百花洲席上次韵司录董庠

一年春事,常恨风和雨。

趁取未残时,醉花前、春应相许。

山公倒载,日暮习池回,问东风,春知否,莫道空归去。

满城歌吹,也似春和豫。

争笑使君狂,占风光、不教飞絮。

明朝酒醒,满地落残红,唱新词,追好景,犹有君收聚。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一年中美好的春天,常常遗憾风雨频繁。
趁着花朵还未凋零,就在花前饮酒,春天应该会答应这样的约定。
山公醉酒归来,夕阳照在习池边,问东风:春天,你知道吗?别说我空手而归。
全城的歌声乐曲,也像春天般欢快和谐。
大家笑我太过疯狂,只为了独占这春光,不让飞絮打扰。
明天酒醒后,满地都是凋零的红花,我会唱着新词,追寻那些美好景色,希望你能帮我收藏这一切。

注释

春事:春天的美好事物,指盛开的花朵。
风和雨:形容春季多风且雨水频繁。
未残时:花朵尚未完全凋谢的时候。
醉花前:在花前饮酒。
山公:指晋代名士山涛,以其豪饮著称。
东风:春风。
歌吹:音乐和歌唱。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飞絮:春天飘落的柳絮。
满地落残红:形容春天凋零的花朵遍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生动画面,诗人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开篇“一年春事,常恨风和雨”直接道出了诗人对于春天易逝的叹息,以及对春日里那些不期而遇的风和雨的无奈。紧接着,“趁取未残时,醉花前、春应相许”表现了诗人想在春光未尽之际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

“山公倒载,日暮习池回”则描绘了一幅山野归来图,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问东风,春知否,莫道空归去”中,诗人似乎在询问春天是否知道自己的离去,以及不愿意承认这次旅行是徒劳无功。

“满城歌吹, 也似春和豫”则描绘了一幅城市中人们欢乐歌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春日里这种和谐气氛的欣赏。接着,“争笑使君狂,占风光、不教飞絮”中,“争笑”与“使君狂”表现出一种纵情享乐的情绪,而“占风光、不教飞絮”则是诗人希望把握住这份美好,不让它轻易流逝。

最后,“明朝酒醒,满地落残红,唱新词,追好景,犹有君收聚”中,“明朝酒醒”可能暗示了一场夜宴或是一次深夜的饮酒之后的清晨,而“满地落残红”则是对春天最后美好的描绘。诗人在此呼吁“唱新词,追好景”,表达了不愿意让这份美好消逝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流转的无力感。而“犹有君收聚”则是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留存下来的美好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追求,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和感慨。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三)上巳席上

一声鶗鴂催春晚。芳草连空远。年年馀恨怨残红。

可是无情、容易爱随风。茂林修竹山阴道。

千载谁重到。半湖流水夕阳前。

犹有一觞一咏、似当年。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七)逋堂睡起,同吹洞箫

绿阴初过黄梅雨。隔叶闻莺语。睡馀谁遣夕阳斜。

时有微凉风动、入窗纱。天涯走遍终何有。

白发空搔首。未须锦瑟怨年华。

为寄一声长笛、怨梅花。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二日小雨达旦,西园独卧,寒甚不能(其五)寐,时窗前梨花将谢

数声微雨风惊晓。烛影欹残照。客愁不奈五更寒。

明日梨花开尽、有谁看。追寻犹记清明近。

为向花前问。东风正使解欺侬。

不道花应有恨、也匆匆。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六)寒食泛舟

平波涨绿春堤满。渡口人归晚。短篷轻楫费追寻。

始信十年归梦、是如今。故人回望高阳里。

遥想车连骑。尊前点检旧年春。

应有海棠、犹记插花人。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