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
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
长亭古木春光老,太华青烟晚更深。
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怀念之情。开篇两句“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忧伤。"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则通过古代美女秦娥与郢生的故事,抒发了对知己难寻的哀愁。这里的“红妆”和“白雪”不仅是对美丽和纯洁的象征,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高洁和孤独。
"长亭古木春光老,太华青烟晚更深"则转向自然景物,通过“长亭古木”与“太华青烟”的对比,勾勒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以及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寂寞。
最后两句“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则是诗人在孤独中所作的无奈之举。面对着遥远的山陵,诗人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那份跨越空间和情感的深沉思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在长安寓居时的孤独感受和对远方知己深切的情怀。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秦地有吴洲,千樯渭曲头。
人当返照立,水彻故乡流。
落第春难过,穷途日易愁。
谁知桥上思,万里在江楼。
五陵佳气晚氛氲,霸业雄图势自分。
秦地山河连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
未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下闻。
无那杨华起愁思,满天飘落雪纷纷。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
若得长闲日,应无暂到时。
叶寒凋欲尽,泉冻落还迟。
即此天明去,重来未有期。
每日得闲吟,清曹阙下深。
因知遥夜坐,别有远山心。
芸细书中气,松疏雪后阴。
归时高兴足,还复插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