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遂宁何道士自潭湘归蜀(其一)

尘埃波浪几东西,归去丹瓢挂杖藜。

戊己炉中真造化,功成分我一刀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尘埃和波浪在世间东西飘摇,我带着丹瓢和藜杖踏上归途。
在戊己炼丹炉中展现神奇造化,修炼的成果化为我手中的一片圭玉。

注释

尘埃:指世间的纷扰与琐碎。
波浪: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
归去:返回家乡或内心宁静之地。
丹瓢:炼丹时使用的器具,这里可能象征修炼的成果。
杖藜:藜杖,古代常见的手杖,象征简朴生活。
戊己炉:道教炼丹术语,代表神秘的炼丹过程。
真造化:自然界的神奇力量或修炼的高超境界。
功成:修炼有成。
分:给予。
一刀圭:比喻极小的份额,这里指修炼成果的一部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送别友人何道士而作,表达了对道友修行成就的赞叹以及对其归蜀之路的关切。首句"尘埃波浪几东西"描绘了世事如尘埃般起伏不定,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旅途的艰辛。"归去丹瓢挂杖藜"则写道士手持藜杖,背着丹瓢,决心归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的形象。

"戊己炉中真造化"中的"戊己炉"通常指炼丹炉,这里暗指道士在修炼中所达到的高深境界,"真造化"表达了诗人对道士在炉火中修炼出的非凡成就的惊叹。最后一句"功成分我一刀圭","一刀圭"是古代量器,此处比喻道士的修为已足以改变他人,诗人以这种方式表达对道士的敬仰和祝福,希望他的智慧和力量能为自己带来益处。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送詹道子教授奉祠养亲

新安学宫天下稀,先生孝友真吾师。

斑衣误作长裾曳,二年思归今得归。

笺词上诉人叵挽,玺书赐可群公叹。

青山百匝不留人,空与诸生遮望眼。

白云孤起越南天,向来恨身无羽翰。

下马入门怀橘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鹤发鬖鬖堂上坐,儿孙称觞妇供果。

世间此乐几人同,看我风前孤泪堕。

一杯送舟下水西,我欲赠言无好词。

径须唤起束广微,为君重补南陔诗。

形式: 古风

送滕子昭绩溪罢归

天马西极来,目力尽九寰。

执辔者谁欤,堕此空谷间。

草深石齧足,一跃度孱颜。

长风送逸驾,荡荡登虎关。

五云清都上,白日开帝闲。

钩陈动光彩,球琳锵辔环。

亦复念旧群,依然叹驽顽。

红尘起天末,可望不可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重午

熨斗薰笼分夏衣,翁身独比去年衰。

已孤菖渌十分劝,却要艾黄千壮医。

蜜粽冰团为谁好,丹符綵索聊自欺。

小儿造物亦难料,药裹有时生网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阳后半月天气温丽忽变奇寒晦日大雪乡人御冬之计多未办

狂飙吹小春,刮面剧剑铓。

云气泼浓墨,午窗变曛黄。

六花大如掌,浩荡来无乡。

青女正熟睡,不记行新霜。

寒暑故密移,滕巽乃尔狂。

南邻炭未买,北邻绵未装。

敢论酒价涌,束薪逾桂芳。

岂不解蚤计,善舞须袖长。

频年田薄收,十家九空囊。

被冻知不免,但恨太匆忙。

今朝复何朝,晴色挂屋梁。

人物各解严,儿童笑相将。

熙如谷黍温,免作沟木僵。

两邻报无恙,为汝歌慨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