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松的雄伟图景。"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乾"中的“直气”指的是树枝的笔直,“森森”形容树木的茂密,而“耻屈盘”则是树枝交织成网状的样子,"铁衣生涩紫鳞干"形容古松的皮糙如铁甲,颜色呈现出紫黑色,给人一种坚硬和古老的感觉。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中,“影摇”指的是树影在风中摇曳,"千尺"则形容松树的高大,"龙蛇动"用来比喻树枝的曲折如同飞舞的龙蛇,而“声撼半天风雨寒”则描绘了古松在风中的轰鸣之声,如同天空中传来的雷霆般震撼人心。
"苍藓静缘离石上,绿萝高附入云端"这两句写的是树下的青苔覆盖着石头,显得格外宁静,而“绿萝”则攀附在古松的枝干上,延伸至云端,给人一种连天接地之感。
最后一句"报言帝座抡才者,便作明堂一柱看"中的“报言”意味着对皇帝汇报此事,而“帝座抡才者”则是指在皇帝的宝座前展示才能的人,"便作明堂一柱看"表达了诗人将古松比喻为在壮丽殿堂中的一根柱子,让人仰望。
整首诗通过对古松外形和气势的描绘,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力强大、坚韧不拔之物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高洁和独立精神的向往。在诗的语言表达上,充满了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风中的古松发出的声音,感受到那份自然赋予的力量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