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栏干畔绿蕉阴,紫竹閒吹学凤吟。
寂寂长门春掩静,商声那得到君心。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美人吹箫》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石栏干畔绿蕉阴”,写出了美人吹箫的环境,石栏杆旁,绿叶婆娑的芭蕉树下,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紫竹閒吹学凤吟”进一步描绘了美人的动作和音乐,她吹奏着紫竹,仿佛模仿凤凰的鸣叫,展现出高雅的技艺和娴熟的风度。
“寂寂长门春掩静”则借用了汉代长门宫的典故,暗示了美人可能身处宫廷深处,孤独而寂静,春天的到来也无法驱散内心的孤寂。最后,“商声那得到君心”表达了美人对君王情感的期待与失落,她所吹奏的商调虽然优美,却未能打动君王的心,流露出淡淡的哀怨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展现了美人吹箫的技艺与心境,以及她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铁锁重关路渺漫,岭头分水夜声寒。
君今欲度归何日,应使行人羡郭丹。
雪净阴山片月微,数声羌笛起依稀。
不堪吹作梅花调,多少边人尚未归。
朝来拂拂洒征衣,吹得关河叶渐稀。
回首茂陵何处在,空馀汾水白云飞。
九月淮天百草枯,晓分千骑猎平芜。
弯弓射杀南山豹,归醉吴姬卖酒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