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四日,有人叩吾庐。
言从江上来,手把鄱阳书。
发书见康强,细字盈数纸。
仍说九雏中,两雏正飞起。
不详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忆昔见子时,我在西关住。
顾我已衰朽,爱子特明悟。
其后十数年,于此数见之。
气貌日益好,胸中即可知。
貌者德之表,精神气所为。
气无所不适,其本在养颐。
所养得其正,其美充四肢。
子是名公孙,家法能自持。
子学有旧业,尤富礼与诗。
重之以所养,何适而弗宜。
古人有大路,行者皆坦夷。
夫以子之明,岂惑于多歧。
修鞭与长辔,逸驾无停时。
古人亦何人,勿问皆可追。
昨见子笔札,老人为子喜。
其言逊而恭,贲然有文理。
愿子更勉之,莫忘老人语。
所居求正人,正人德之辅。
西山高,胡为高。
上有磨天之巨势,下有黄河不测之险,甚于蜀道之难。
西山高,长安之路如云霄。
乘无逸驾兮飞无劲翮,我欲往兮有千艰百险之相辽。
西山高,长安之路如天遥。
夜短梦不到,白日其心劳。
西山高,我欲往兮方穷处于蓬蒿。
恩之大兮报不可以速,太山之重兮置之有若鸿毛。
西山高,无如之何兮徒引领而长谣。
青门路兮有时到,愿公之寿兮如松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