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仲穆山水二首(其二)

王孙遗迹在桐乡,留意当年翰墨香。

回首西风多感慨,不辞援笔赋嵇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王孙的遗迹留在了桐乡,让人怀念往昔的墨香。
回望秋风中充满了感慨,我忍不住提笔写下对嵇康的敬仰。

注释

王孙:古代贵族子孙。
遗迹:遗留的痕迹或遗址。
桐乡: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
翰墨:书法和墨迹,这里指文化气息。
西风:秋风,象征着岁月流逝。
感慨:深沉的思考或情绪。
援笔:拿起笔。
赋:此处指作诗或写作。
嵇康: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遗迹和个人情感的诗句。开篇“王孙遗迹在桐乡,留意当年翰墨香”,通过对王室后裔遗址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往昔文人雅集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翰墨香”指的是书籍和文学作品散发出的文化气息,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

接着,“回首西风多感慨,不辞援笔赋嵇康”,则是诗人在面对西风时,产生了许多感慨。西风往往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常被用来表达怀旧和悲凉的情绪。诗人不仅沉浸于这种情感之中,还决定提笔致辞,模仿嵇康(嵇康是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以其清新的文风和个性鲜明的山水诗著称)的文风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回忆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的意境交织,语言简洁有力,体现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题赵仲穆山水二首(其一)

绿林红树石峥嵘,有客携琴访友生。

今夜西轩风月好,殷勤为我鼓商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赵希贤所藏墨竹(其一)

一竿千百叶,凤尾翠交加。

曾向仙坛种,和风扫落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题赵希贤所藏墨竹(其二)

新梢雾如沐,断节霜不枯。

西窗夕阳下,此君何可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题赵希贤所藏墨竹(其三)

谢家庭下玉,化此青琅玕。

风标夐不俗,谁谓骨相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