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坐千林色,堂虚小景偏。
冲泥今雨兴,剪烛故人缘。
是否龙听法,依稀鸟弄烟。
三湘图画里,看竹更天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于林间,周围景色宁静而美丽的情境。"独坐千林色,堂虚小景偏",诗人通过“独坐”与“千林色”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充满自然之美的氛围。接着,“冲泥今雨兴,剪烛故人缘”,描述了雨水冲刷泥土的景象和与老友相聚的温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喜爱。
后两句“是否龙听法,依稀鸟弄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龙和鸟赋予了智慧与情感,仿佛它们在聆听佛法,或是与烟雾嬉戏,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意境的深远性。最后,“三湘图画里,看竹更天然”,诗人将眼前的景象比作一幅美丽的画卷,并强调了竹子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思,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不详
曲水绕城南,徐卿此结庵。
前临九曜石,浑是百花潭。
净泶閒鱼戏,和飔绕燕諵。
罗衣缘控带,苔发沐䰐鬖。
竹屋窥张荐,棋枰对李憨。
风流家五柳,真率客双柑。
逸格萧萧出,文思处处覃。
玉壶一片在,赤水几回探。
求友诗俱和,惊人句自耽。
书床开罨画,衣桁泊烟岚。
夙有深山约,聊为委巷谈。
春畦分药得,新盏别泉甘。
清乐偕晨夕,馀欢醉二参。
东郊游兴早,车马任骖驔。
何日不悠悠,江花江上流。
借问桃花坞,几度木兰舟。
春阴亦已缓,春草亦已长。
良夜非三五,起视明月光。
昔夕真何夕,规缺又三分。
记得殊未满,那当持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