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二)

昭昭齐鲁事,千载著良箴。

欲辨为邦体,先观布政心。

变民非远略,从简是徽音。

北面无馀意,诚因惠物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显赫的齐鲁历史,流传千年的智慧格言。
要理解国家的根本,首先要看施政者的用心。
改变民众并非长远计划,简约治国才是佳音。
北方没有多余的期待,确实是因为恩惠深厚。

注释

昭昭:显赫,明显。
齐鲁:古代中国两个重要的诸侯国,代表了中原文化。
事:历史事件或事迹。
千载:千年。
良箴:宝贵的格言或教诲。
为邦体:治理国家的本质。
布政心:施政者的用心和理念。
变民:改变民众。
远略:长远的策略。
从简:简约,简单。
徽音:美好的声音,比喻好的政策。
北面: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北,这里指对君主的忠诚。
馀意:额外的期待或意图。
诚:的确,确实。
惠物:恩惠于民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二)》中的一节。诗人通过对齐鲁历史的反思,强调了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他认为,要理解一个国家的根本体制,首先要考察施政者的内心和政策。改变民众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推行简约的政策才是明智之举。诗中的“北面无馀意”可能指的是君主谦逊无私的态度,而“诚因惠物深”则表达了对以仁政惠及百姓的深深认同。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治国之道的深入思考和对历史经验的借鉴。

收录诗词(295)

夏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 字:子乔
  •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 生卒年:985—105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三)

汉武将从禅,须如亟释兵。

甘泉诚毖祀,乔岳纪尊名。

加礼崇休祉,修封盖号荣。

岂同承帝箓,肆觐正权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御制读后汉书诗(其三)

昭公详汉律,求比礼三千。

刻敝深文息,宽平治德全。

芳猷宣辅弼,馀庆茂忠贤。

方验来嘉瑞,仁矜理最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御制读后汉书诗(其二)

独行惩浇俗,嘉名动远荒。

至诚祈夏雨,严意励冬霜。

果行推陵险,丰规叹履方。

孤高惟大逊,寿考茂祺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御制读后汉书诗(其一)

明帝章朝物,三雍复旧常。

籯金赏西域,雅乐奏南阳。

拜老鸿徽茂,祈农盛典彰。

珍符昭美应,献寿表隆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