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曼叔待制安抚至陕西先以诗寄

不同四客老商山,朝出东宫暮近班。

鹏翼岂容时暂息,龙鳞祇自岁馀攀。

身犹侍从先康济,心与生灵共歉艰。

郡国尚闻愆雨泽,朝廷西顾动天颜。

凌虚禁阁违登降,触热轺车事往还。

赤地相望千里外,清风一洒百尘间。

谁知奉使今持节,比见从戎昨过关。

漫学弹冠贡公喜,鬓毛萧飒欲投閒。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翻译

四位老者游历商山,清晨离开东宫傍晚接近宫廷班列。
大鹏展翅岂能一时停歇,如龙之鳞只能逐年攀爬。
身体虽仍侍奉君主,心系百姓共同经历困苦。
各地仍盼雨水滋润,朝廷西边忧虑民生疾苦。
皇宫禁地不能随意进出,炎热时节使者往来频繁。
千里之外干旱之地遥望,清风吹过扫除百尘。
谁料想如今我持节出使,比起昨日过关从军更显艰辛。
不再效仿古人弹冠高升,白发稀疏只想归于闲适。

注释

四客:四位老者。
商山:地名,古代隐士常居之处。
东宫:皇帝的住所。
班:官僚体系的等级序列。
鹏翼:比喻远大的志向或才能。
龙鳞:借指高位者的地位。
康济:安定救助。
歉艰:困苦艰难。
愆雨泽:欠缺雨水。
天颜:皇帝的面容,代指皇室。
凌虚:高飞。
违登降:违背常规的出入。
轺车:轻便的小车,古时官员出行所乘。
赤地:形容干旱的土地。
清风:象征清凉和希望。
持节:手持符节,古代使者的重要标志。
从戎:从军。
弹冠:古代官员辞职后整理帽子,表示即将出仕。
投閒:归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酬答诗,表达了对孙曼叔待制安抚陕西的敬意和对其辛劳的关怀。首联描绘了孙曼叔忙碌的行程,从早到晚奔波于东宫和官班之间,显示出其勤勉尽职的态度。颔联运用鹏鸟和龙鳞的比喻,赞美他的志向高远,即使身处高位也不忘进取。

颈联进一步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孙曼叔不仅个人服务于朝廷,更关心百姓的福祉,深感歉疚于未能及时带来雨水。尾联写到孙曼叔虽远离朝廷,但仍关注着远方的旱情,派遣使者传达旨意,与从军经历形成对比,体现了他的责任感。

最后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只能效仿古人弹冠相庆,但因鬓发斑白,更愿退隐闲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扬了孙曼叔的政绩,也流露出对自身境况的感慨。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元恕苦寒之什

繁云凝不散,朔吹动无涯。

林秃霜摧叶,河胶冻裂沙。

饥禽啄石发,彊鼠堕檐牙。

应有四方客,倍怀千里家。

老松坚自若,病竹折相叉。

喜拥重衾麝,愁闻绝塞笳。

谋温藉狐腋,辟冷泥榴花。

岂待穷冬雪,方为气象誇。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两浙转运使吕少卿挽辞

卿月无光没使星,属封涕泪逐霜零。

敝裯旧服从身殓,素节清风到目瞑。

澄汰浊流师孟博,诛求横赋罪延龄。

尘埃尚父当年玉,寂寞韦贤奕世经。

千里九秋伤旅榇,一门三相起家庭。

谁提大笔书功行,为激贪夫作美铭。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依韵和志国首夏霖雨之作

平溪涨雨欲过人,后土浮泥苦寄身。

但得薰风如舜世,未应大水似尧民。

渊鱼弄沫知生乐,林鸟啼饥与死滨。

急浪横流成浩荡,阴云狂态转纷纶。

杯觞自好消长日,草树犹疑泣晚春。

杖策北园寻傲吏,葛衣飘洒任吾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雪二十韵

瑶林纷有蕊,玉海浩无津。

盖地都藏险,漫天不露垠。

片轻消凿落,光冷夺纯钧。

贺笏庭前客,欢杯陇上民。

清辉交夜月,妙曲次阳春。

兔苑谁传简,蚕崖自比银。

香沈宵爇麝,烟湿昼炊薪。

履没平三径,窗明断一尘。

乘时飞更急,带晚赏逾珍。

酒合斟琼液,巾宜顶白纶。

分形虽各值,洒润要皆均。

渗野今丰魏,飘筵昔瑞秦。

禽疑越贡雉,兽讶晋祥麟。

巧到枯株木,偏宜劲节筠。

寒林图似展,粉笔埽初匀。

尝爱漆园吏,寓言姑射神。

如公诗具美,揣物意尤亲。

久作依刘客,难追访戴人。

幕中赓绝唱,席右愧嘉宾。

不独调元手,风骚敌孟醇。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