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陈渊所作的《秋夕》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清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衰榆弱柳未经霜,已见飘零片片黄”,以“衰榆”和“弱柳”作为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秋日里树木因季节更替而呈现出的凋零之态。未经历霜的树木,却已显露出一片片枯黄的叶子,飘零落地,预示着秋天的深入与万物的衰败。
次句“雨后晚风生户牖”,描述了秋雨过后,晚风拂过窗户的情景。雨水洗净了尘埃,带来了清新,晚风则带来了凉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末句“莫将灯火汗清凉”,则是诗人对这种凉爽的微妙感受的感慨。在秋夜中,灯火给人带来了一丝温暖,但在这份温暖之中,也蕴含着一丝清凉,仿佛是大自然给予的安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秋夜独特氛围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特有的景象与情感,既有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