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近事杂感(其三)》由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赤乌三匝绕披香,丙夜融风近柏梁”,以“赤乌”象征帝王,描绘了帝王在夜晚时分,围绕着宫殿,感受着融融的夜风,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氛围。这里“披香”、“柏梁”都是古代宫殿名,隐喻着权力中心和帝王的居所。
颔联“鲁叟不讥宣谢火,武皇终用越巫方”,引用了孔子和汉武帝的故事。孔子不责怪宣子放火,而汉武帝最终采用了越地的巫术来求雨。这两句诗对比了不同历史人物面对困难时的不同态度和选择,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反思。
颈联“露台尚惜中人产,云物谁书大史祥”,提到露台的建造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资源分配的不均等。同时,诗人询问“云物谁书大史祥”,即在历史记载中,是否有详细记录这些云彩变化的记载,暗含对历史记载公正性的质疑。
尾联“终是圣明能罪己,待看修省格庭桑”,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君主的期待。认为真正的圣明之君能够自我反省,改正错误,并期待这样的君主能够通过修身齐家,治理国家,如同种植桑树一样,培育出繁荣昌盛的社会。这一句充满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