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得维衍书(其二)

连宵频见梦,呼我病瞿昙。

生计关商确,诗歌失苦甘。

去魂迷海树,思泪满江潭。

相望年如绮,离伤果不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复得维衍书(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维衍久别重逢后,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句“连宵频见梦,呼我病瞿昙”以梦境开篇,暗示了诗人与维衍虽久未相见,但心灵深处的思念却从未间断,仿佛在梦中呼唤着彼此的名字,如同病中的瞿昙(佛教僧侣),表达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的“生计关商确,诗歌失苦甘”,转而探讨了生活的实际问题与创作的内心体验。这里“生计关商确”可能指两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境,而“诗歌失苦甘”则反映了在艰难生活中,艺术创作往往失去了原有的甜美与苦涩,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去魂迷海树,思泪满江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似乎在想象中与友人重逢,但又因现实的阻隔而感到迷茫与失落,泪水在心中流淌,如同满溢于江潭,形象地展现了思念之深与离愁之重。

最后,“相望年如绮,离伤果不堪”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尽管时光如织锦般美好,但相隔两地的痛苦与离愁却是难以承受的。这两句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当前分离状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卧病宣城秋将至矣偶忆旧游感而有作

忆昨湖口扁舟回,雪山九道流皑皑。

半生哀乐一陶写,仍向空墙嘶病马。

西南柱欲穷天行,澄墨惟盈斗分野。

谢公楼头叠嶂横,六月卧听寒虫鸣。

虽云掩阁万山里,耳边隐隐风涛声。

夏云飘飘卷残岫,辽落长天映虚窦。

听风在树意已凉,看月出岭光如昼。

眼前恣意惟晏眠,俯仰随身屋数椽。

聊将破浪乘风意,写入钟鸣落叶篇。

形式: 古风

杂诗

轩屏夕凉动,帷幕微风吹。

群动本有意,静者心自知。

迎凉恋前除,豫恐秋气凄。

疏声已在树,顾影犹荣滋。

万物有同命,先见为之悲。

华心且未歇,持此当赎谁。

形式: 古风

此时

此时持事至,太不近人情。

新妇求工苦,佚儒得饱荣。

如山文乍积,似雪鬓将成。

抱膝聊长叹,犹能咏洛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陇头行赠王大之关中

陇坻之坂坂九回,青天九折盘崔巍。

秦川万里一回首,歌声日暮肝肠摧。

何人作歌心断绝,游子魂消古离别。

陇头水作东西流,陇上人为死生诀。

试问此情深几许,石上车轮洼尺五。

人间何处无关山,尽道无如此行苦。

折断珊瑚七宝鞭,未曾回首祇行前。

生来不识销魂别,愧尔关西侠少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