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云可拟易论无,颇似兰亭细字模。
始信圣经非小艺,不羞依样画葫芦。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小本兰亭二种》。诗中的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子云可拟易论无" 这句话中,“子云”指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他的字体飘逸、奔放,被后世称为“子云字”。诗人用“拟易论无”来形容自己的作品或见解,表明即使是对伟大书法家的模仿,也不过是一种平常无奇的讨论。这里传达了一种谦逊和自知之美。
"颇似兰亭细字模"“兰亭细字”出自唐代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序》中的书法,简洁优雅。这句话表明诗人的笔触轻盈、细腻,与兰亭的风格相近。
"始信圣经非小艺" 这里“圣经”指的是古代经典著作,如《易经》,在古人眼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诗人通过“不羞依样画葫芦”表达了自己对这些经典的尊重和敬仰,以及对书法艺术追求到极致的决心。
整首诗展现了方回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和个人才华,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尊崇之情。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石楠岩桂万年枝,方驾分花占四时。
犀甲鹤头傲霜雪,入春犹见岁寒姿。
瘴疠干戈脱此生,一隅略见旧承平。
上元灯火中秋月,但苦人心不肯晴。
山头月到天心小,林下秋生夜半寒。
不待明朝已三五,四更仍续五更看。
稍穿疏树残光碎,徐碾晴空素艳流。
交过子时是明日,搀先半夜赏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