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先生

疲马踏残月,荷策来泮宫。

入门见先生,先生何雍容。

循循言语能下诱,青蒿因得附长松。

短檠挑灯一千二百夜,高谈雄辩磊落沃胸中。

吾皇求士苦匆匆,不许先生久卧龙。

玉鞭斜指长安道,祇缘此去何犹从。

呜唏吁,小轩从此冷如水,齑盐朝暮欣欣尔。

空留绛帐照孤灯,窗外西风起寒苇。

形式: 古风

翻译

疲惫的马蹄踏过残月,背着书箱来到泮宫。
进门见到先生,先生气度多么从容。
先生循循善诱的话语,让我如同青蒿依附于长松。
短短的灯下,挑灯夜读一千二百个夜晚,雄辩滔滔丰富了我内心。
皇上急于求才,不许先生长久隐居。
白玉鞭指向长安路,只因这次离去不知何时再相逢。
哎呀,小屋从此冷清如水,早晚只有粗茶淡饭陪伴。
只剩红帐中的孤灯,窗外西风摇动着寒冷的芦苇。

注释

疲马:疲惫的马。
泮宫:古代学府。
先生:教师或学者。
雍容:气度非凡。
循循:教导有方。
诱:引导。
青蒿:一种植物。
长松:高大的松树。
短檠:简陋的灯台。
挑灯:点灯夜读。
雄辩:口才出众。
磊落:坦荡。
沃胸中:充实内心。
吾皇:皇帝。
士:人才。
卧龙:隐居的杰出人物。
玉鞭:贵重的马鞭。
长安道:通往京城的道路。
祇缘:只因为。
犹从:尚且跟随。
小轩:小屋。
冷如水:清冷孤独。
齑盐:粗食。
绛帐:红色帐幕。
孤灯:独灯。
西风:秋风。
寒苇:寒冷的芦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夜深人静时刻前往拜访一位尊敬的先生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疲马踏残月,荷策来泮宫":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夜行求学的氛围,马儿在微弱的月光下缓慢前进,带有一种迫切感。

"入门见先生,先生何雍容":诗人终于见到了自己心中的导师,先生的神态自若,从容不迫,这也反映出诗人的尊敬和期待。

"循循言语能下诱,青蒿因得附长松":先生的话语温柔有力,使人如同青蒿草般在知识的大树下生根发芽。这一句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和渴望。

"短檠挑灯一千二百夜,高谈雄辩磊落沃胸中":诗人夜以继日地研习学问,用简陋的灯具挑亮知识的光芒,内心充满了雄伟的抱负和深邃的见解。

"吾皇求士苦匆匆,不许先生久卧龙":这句暗示了一种时代背景,即朝廷急需人才,而诗人则不愿让自己的导师长时间沉睡,希望他能不断传授智慧。

"玉鞭斜指长安道,祇缘此去何犹从":长安(今陕西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是文化和学术的中心。诗人借玉鞭指引的道路,询问先生是否还会再次踏上这条求学之路。

"呜唏吁,小轩从此冷如水,齑盐朝暮欣欣尔":这一句转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从对知识的追求到对人生态度的一种释然和乐观。

"空留绛帐照孤灯,窗外西风起寒苇":结尾部分描写了夜深人静,只剩下孤独的灯光映照着华美的床幔,而窗外的秋风吹动了萧瑟的苇草。这一景象既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寂,也反衬出知识的明亮与世俗的冷清。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郭舜钦朝请

成均冷坐穷吞纸,额叩龙墀滨九死。

背负琴书偶生还,赖有春风满故里。

故里渺居天一隅,因仍蔓草不堪除。

多谢先生肯游刃,号令雷霆一扫驱。

旧弊忽消新庆长,老稚相携纷击壤。

坐使牛蹄一泓中,九万共抟羊角上。

只恐朝廷急英雄,割鸡不用烦屠龙。

政须太山来压卵,金阙唤回小令公。

陋巷嗟余空四壁,饿死平生无枉尺。

知音今有昌黎公,玉川得卧三竿日。

形式: 古风

口占

白鹤一去断消息,白鹤岭高高无极。

仙人望汝久不归,珠花撩乱瑶海碧。

当时同伴有飞鸾,雪浪掀天翻綵翼。

世间千岁会重来,过眼不须寻鸟迹。

形式: 古风

大水杂言

前日雨如丝,缤纷杂朝雾。

昨日雨如注,万壑争驰骛。

今朝有霁色,作意在芒屦。

那知复如倾,漫天飞瀑布。

介休借车振苍穹,十八叶幡如火红。

涛头起伏万银屋,河伯尽以山为宫。

门前小艇疾飞鸿,挽我同趋急流中。

人生如梦贵适意,乘此可食千头龙。

醉中举杯谢舟子,口腹自营吁可鄙。

不闻大禹不过门,血指为疏九年水。

何如乘风拜张坚,唤取女娲来补天。

坐令赤子脱鱼腹,六合内外还桑田。

柳枝却下蛟龙约,谈笑支奇付铁索。

异时天上敢惊呼,斥作人间铛折脚。

形式: 古风

大雨

夜夜阴云如泼墨,雨势欲挽银河竭。

春工十八落泥涂,骤雨谁云不终日。

魏紫姚黄业已空,嬉游何足介心胸。

只恐年年禾黍地,浸淫尽入阳侯宫。

凭谁为我呼少女,扫空阴翳开天宇。

光风霁日暖层霄,坐令六合同歌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