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初郊墅

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

腊雪已添墙下水,斋钟不散槛前云。

阴移竹柏浓还淡,歌杂渔樵断更闻。

亦拟村南买烟舍,子孙相约事耕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对着山饮酒时你思念着我,听到鼓声离开城池我去拜访你。
冬日腊雪增加了墙下的流水,斋戒的钟声驱不散栏杆前的云雾。
阴霾移动,竹柏的浓荫时而浓厚时而稀疏,歌声夹杂着渔夫樵夫的断断续续。
我也打算在村南购置农舍,与子孙们约定一起从事农耕生活。

注释

看山:观赏山景。
对酒:对着美酒。
君:你。
思:思念。
听鼓:听到鼓声。
离城:离开城市。
访君:拜访你。
腊雪:冬日的积雪。
添:增加。
墙下水:墙边的流水。
斋钟:僧侣的斋戒钟声。
不散:驱不散。
槛前云:栏杆前的云雾。
阴移:阴霾移动。
竹柏:竹子和柏树。
浓还淡:时浓时淡。
歌杂:歌声混杂。
渔樵:渔夫和樵夫。
断更闻:断断续续地听到。
买烟舍:购置农舍。
子孙:子孙后代。
事耕耘:从事农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看山对酒君思我”,这里“看山”与“对酒”构成一幅静谧的画面,暗示着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渴望友人的情感交流。紧接着,“听鼓离城我访君”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和急切的心情。

“腊雪已添墙下水,斋钟不散槛前云”,这两句通过对季节(腊雪)与环境(墙下水、槛前云)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

“阴移竹柏浓还淡,歌杂渔樵断更闻”,这里通过对树木(竹、柏)光影变化的描绘,以及远处传来的渔夫樵夫的歌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简单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亦拟村南买烟舍,子孙相约事耕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拥有自己的田园生活,能够与家人一同耕作、享受平凡而纯粹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感的细腻描写,构建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追求精神宁静的意境。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子直晋昌李花

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

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

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小园独酌

柳带谁能结,花房未肯开。

空馀双蝶舞,竟绝一人来。

半展龙须席,轻斟玛瑙杯。

年年春不定,虚信岁前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小桃园

竟日小桃园,休寒亦未暄。

坐莺当酒重,送客出墙繁。

啼久艳粉薄,舞多香雪翻。

犹怜未圆月,先出照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马嵬二首(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