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涔阳城二首(其一)

万户砧声水国秋,凉风吹起故乡愁。

行人望远偏伤思,白浪青枫满北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万家砧声在水乡的秋天响起,凉风带来了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行走在远方的人更易引发深深的思乡之情,北楼上满眼是白浪翻滚、青枫摇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象与怀乡之情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思念之情。

"万户砧声水国秋"一句,以"万户"形容家家户户的忙碌,"砧声"则是指织布机的声音,这两词巧妙结合,将秋天的景象与人间的生活场景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秋意。同时,"水国秋"也让人联想到诗人所处之地可能是一个以水为主的国家或地区。

接着的"凉风吹起故乡愁"一句,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在凉爽的秋风中,诗人的心中升起了一股难以言说的乡愁。这里的"愁"字用得甚好,它既包含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第三句"行人望远偏伤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行人"指的是在外漂泊的人,"望远"则是他们在远处眺望故乡的情景。而"偏伤思"则表明这种遥望不仅加深了诗人的思念,而且让这份思念变得更加痛切。

最后一句"白浪青枫满北楼"以鲜明的画面结束了整首诗。"白浪"和"青枫"都是秋天的景象,而"满北楼"则是诗人所处之地。在这里,"北楼"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高远而又孤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深沉的乡愁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秋登涔阳城二首(其二)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斜笛夜深吹不落,一条银汉挂秋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荅友人寄新茗

满火芳香碾曲尘,吴瓯湘水绿花新。

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客

沅水罗文海燕回,柳条牵恨到荆台。

定知行路春愁里,故郢城边见落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客往涔阳

春与春愁逐日长,远人天畔远思乡。

蘋生水绿不归去,孤负东溪七里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