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

沅水罗文海燕回,柳条牵恨到荆台。

定知行路春愁里,故郢城边见落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沅水边的罗文海中,燕子归来,柳条似乎带着无尽的哀愁延伸到荆台。
在春天的旅途中,我必定会在怀旧的故郢城边看到梅花飘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绪和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沅水罗文海燕回"中,"沅水"指的是位于湖南的一条河流,而"罗文海燕"则是形容燕子在春天时的欢快舞翔,这里通过燕子的回飞来暗示春天的到来,但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往事或离别之人的无限留恋。"柳条牵恨到荆台"里的"柳条"常用以形容春日情思,"牵恨"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不舍,这里的"荆台"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是虚指,用来增加情感上的距离感。

接下来的两句"定知行路春愁里,故郢城边见落梅"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心中的春日之愁。"定知"表明了对即将到来的某种情况的预料和肯定,而"行路春愁"则是对前述离别愁绪的进一步强调。在春天这样一个本应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诗人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忧伤。最后一句"故郢城边见落梅"中的"故郢城"可能是指古时的一个城市,这里的"落梅"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过往美好而又不可复返事物的一种凄凉之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情和对春天特有情愁的细腻表达。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将自己的离别之痛与春日之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怀念。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送客往涔阳

春与春愁逐日长,远人天畔远思乡。

蘋生水绿不归去,孤负东溪七里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闻湘南从叔朝觐

长沙地窄却回时,舟楫骎骎向凤池。

为报湘川神女道,莫教云雨湿旌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旅游番禺献凉公

帝乡群侣杳难寻,独立沧洲岁暮心。

野鹤栖飞无远近,稻粱多处是恩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