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名为《送陈叔刚郎中致仕》。诗中描绘了一位年高德劭的官员陈叔刚在退休之际的场景与心境。
首句“铨曹早岁著英声”,点出陈叔刚年轻时便以卓越的才能和品行闻名于朝野,为官多年,留下佳绩。接着,“八帙归休沐宠荣”描述了他到了八十高龄,功成身退,享受着朝廷给予的荣誉与礼遇,体现了其晚年生活的尊贵与荣耀。
“官带旧衔乡望重”一句,表明陈叔刚虽已卸下官职,但其昔日的官衔仍被人们铭记,家乡对他依然抱有崇高的敬意。这不仅彰显了其在官场的影响力,也反映了其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深入人心。
“心无尘虑世缘轻”则道出了陈叔刚退休后的内心状态——他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心灵得到了净化,对世间事务看得更为淡然。这种超脱的态度,是许多追求精神自由之人的理想境界。
“都门祖饯多新进,闾里趋迎总后生”描绘了陈叔刚退休时,京城与乡里的人们纷纷前来为他送行,其中不乏年轻一代。这既体现了社会对他的尊重与怀念,也暗示了新老交替、传承有序的社会现象。
最后,“三径重开看松菊,不妨偃仰学渊明”表达了陈叔刚退休后的生活愿景。他希望在回归自然的生活中,像东晋诗人陶渊明一样,过着闲适自在、亲近自然的日子。通过“三径”、“松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田园生活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其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陈叔刚退休前后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超脱的处世哲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退休官员的尊敬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