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二)

烛与梅花共过冬,淡月故移疏影去。

形式:

鉴赏

这两句诗是宋代诗人刘应时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冬日静谧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首先,“烛与梅花共过冬”一句,以烛火与梅花为主体,烛火代表着温暖与光明,而梅花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坚贞不屈、独自芬芳的象征。这里它们共同经历寒冷的冬季,表达了对坚守和纯洁的赞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期待。

“淡月故移疏影去”一句,则是从视觉上进一步描绘了这静谧夜晚的情景。这里,“淡月”指的是清澈而不刺眼的月光,带有一种柔和与宁静。“故移疏影去”则表达了一种意图,即在这样的夜晚,人们似乎更愿意将时间停留,让心灵得到片刻的释放。月光下的树影,被赋予了诗人情感的色彩,显得更加疏朗而美丽。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烛火、梅花与淡月间的对话,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106)

刘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世事不复问,旧书时一首。

形式:

上陈县尹

温公宅子富公池,并入尧夫户不知。

百亩但添官里赋,一编惟说橐中诗。

自怜老去无能役,正恐儿成不了痴。

有口尚能誇尹在,莫教白发困行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上陈县尹

旧尹龚熊负令名,至今天日共清明。

案头未有人称屈,村里全无吏敢行。

满院茶香敲句稳,一帘花影韵琴清。

后之学者谁其似,又说陈公政有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祝英台近.登武夷平林

濯沧浪,歌窈窕,云日弄微霁。

屏倚曾空,鹤去几何岁。

尚留洞草芊青,岩花重碧,游泳处、露中风袂。

木兰舣。亭外冉冉斜阳,杯行尚联断。

独凭危阑,解渴漱寒水。

少须酒力还低,茶香不断,清与处、月明川底。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