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斯植的《东斋书事》,描绘了旅居他乡时的孤寂心境和淡泊之思。首句“客里吟情懒”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心情慵懒,缺乏创作灵感。次句“天涯望欲昏”则写出诗人远望天边,夕阳西下,内心充满迷茫与落寞。
第三、四句“断云流涧水,残月照衡门”,通过断续的云彩随涧水漂流和残月映照简陋的门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凄清的画面,寓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第五、六句“猿啸它山树,砧声何处村”,借远处山上传来的猿啼和不知何处的砧声,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远方的声音,勾起人的乡愁。
最后两句“浮名身外事,于此不须论”,诗人将世俗的虚名看作身外之事,表明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已经超脱于名利之外,专注于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体悟,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禅意与诗情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