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里中健儿归自朝鲜述单中事有感

从军年少说成功,道逐楼船过海东。

几见蛮烟迷月黑,曾看猎火照波红。

椎牛已自空夷国,赐币还应出汉宫。

叹息愚痴石司马,枉将七尺殉和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名为《闻里中健儿归自朝鲜述单中事有感》。诗中描绘了年轻将领在海战中的英勇事迹,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与无奈。

首句“从军年少说成功”,开篇即点出年轻将领的英勇形象,他们以青春之躯投身战场,追求胜利。接着“道逐楼船过海东”一句,生动描绘了将士们乘着战舰,穿越大海,远征他乡的情景。

“几见蛮烟迷月黑,曾看猎火照波红”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月黑”与“波红”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壮烈。月黑之夜,烟雾弥漫,战争的阴影笼罩大地;而猎火照亮波浪,象征着战士们的英勇与不屈。

“椎牛已自空夷国,赐币还应出汉宫”两句,分别从两个角度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前句“椎牛”意指宰杀牲畜作为祭祀或犒劳,但在此处暗示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牺牲;后句“赐币”则反映了和平时期国家对功臣的奖励,对比之下,突显了战争与和平的不同面貌。

最后,“叹息愚痴石司马,枉将七尺殉和戎”两句,表达了对石司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将军)的惋惜之情。石司马因战争而牺牲,但作者认为他的牺牲是不必要的,因为和平才是最终的目标。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和平与战争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寿谢仰潜令君七十

赤畿茂宰汉郎官,文物家声奕代看。

江左风流传作赋,云中节钺颂登坛。

河阳去后花成树,彭泽归来菊可餐。

大是清朝真隐在,白头湖上理渔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题李棠轩宗伯玉华洞天二首(其一)

新开灵窟起何年,旧号青城小洞天。

千古山川留胜迹,一时名字证真缘。

丹台晓落绵江月,石室春浮宝树烟。

自是君家称相馆,三巴别业似平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题李棠轩宗伯玉华洞天二首(其二)

城傍林壑远嚣尘,卜筑当年隐上真。

玉几金床三岛胜,琪花瑶草四时新。

袛疑平地探灵境,不识前身是主人。

亦有洞名争未得,可怜天隔锦江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日酬寄周二鲁符卿

万里秋江入画图,望中人已北归无。

十年海畔烟波迥,一疏朝端日月孤。

国论当时频倚借,民生何计许昭苏。

只求且漏渔竿税,着得扁舟在镜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