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酬寄周二鲁符卿

万里秋江入画图,望中人已北归无。

十年海畔烟波迥,一疏朝端日月孤。

国论当时频倚借,民生何计许昭苏。

只求且漏渔竿税,着得扁舟在镜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秋日酬寄周二鲁符卿》。诗中描绘了秋日江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

首句“万里秋江入画图”,以壮阔的秋江景象开篇,将辽阔的江面比作一幅画卷,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广阔思绪。接下来,“望中人已北归无”一句,转而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通过“北归”这一动作,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怀念。

“十年海畔烟波迥,一疏朝端日月孤”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融入了对时局的感慨。这里以“十年”、“海畔”、“烟波”、“一疏”、“朝端”、“日月孤”等意象,描绘出一种孤独、寂寞而又深远的意境,既是对友人离别之痛的表达,也是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国论当时频倚借,民生何计许昭苏”两句,直接点出了对国家政治与民生问题的关注。诗人认为,在国家的政治讨论中,自己曾多次提出建议,但面对复杂多变的时局,如何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却显得力不从心。这两句体现了诗人作为士大夫对于国家责任的担当与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忧虑。

最后,“只求且漏渔竿税,着得扁舟在镜湖”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暂时放下政治纷扰,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的愿望。通过“渔竿税”的轻松比喻,以及“扁舟在镜湖”的美好想象,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其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送于念东符卿南上金陵

满案除书报最先,主恩那不念才贤。

两都地望符台重,一代才名艺苑先。

杨子月明沽酒市,秣陵秋色渡江船。

旧游可得追寻遍,扈从还依尺五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九日南溪汎舟

节过重阳菊未花,且随白露汎蒹葭。

十年自卧沧江雨,九月虚浮汉水槎。

鼓角城头当落日,楼台天上敛残霞。

不须却羡龙山会,定少林光似若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郑文学明景贡入成均

首奉徵书诣上京,儒家旧业世康成。

齐门久薄吹竽调,燕市初高击筑声。

系肘方书多要妙,临池墨帖更纵横。

汉庭待诏须才子,莫负扶摇万里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毕侍御印石按贵阳

七月清霜下御堤,乘轺又到夜郎西。

新开汉郡连三楚,旧领蕃方带五溪。

东观声华人地远,南床名字斗山齐。

即今满路逢豺虎,白简能忘万里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