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秋杪同邓湘皋孙冶山家弟小松步出城北至虞山小憩南薰亭

惊飙不暂息,惨澹昏复昼。

默坐兀若痴,出门逐朋旧。

循城绕而北,迤逦穿岩窦。

洲渚远苍苍,烟树疏帆逗。

黄叶蔽村坞,境转愈深秀。

灵宫闭寂寥,皇潭咽寒溜。

披榛往迹湮,登眺倚层构。

沈抱郁未舒,远愁动奔凑。

薰弦閟余响,玉立万峰瘦。

杳杳苍梧云,不见重华狩。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清代李宗瀚的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与友人邓湘皋、孙冶山一同漫步城北,途经虞山,小憩于南薰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惊飙不暂息,惨澹昏复昼",展现了风力强劲、天色阴暗的景象,诗人内心也因之而显得沉默和迷茫。

他们行走间,"循城绕而北,迤逦穿岩窦",沿途经过曲折的山路和岩洞,远处的"洲渚"和"烟树"在视野中若隐若现,增添了旅途的诗意。"黄叶蔽村坞,境转愈深秀",描绘了秋意浓厚的乡村景色,愈发显得幽静而美丽。

在南薰亭,诗人感叹"灵宫闭寂寥,皇潭咽寒溜",暗示着自然的宁静与历史的沉寂。"披榛往迹湮,登眺倚层构",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眼前景致的欣赏。然而,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并未完全消散,"沈抱郁未舒,远愁动奔凑",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最后,"薰弦閟余响,玉立万峰瘦"以音乐和山峰的形象,寓言般地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杳杳苍梧云,不见重华狩"则借典故,表达了对盛世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和过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郊游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意境。

收录诗词(14)

李宗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屏风山寻范石湖所题空明洞壶天观慨然有作

隔江敞云屏,近有沧湾绕。

壶中别天地,日月自昏晓。

邃宇谢棼楣,乔基拥城堡。

我从七星外,笑指天囷小。

深入三昧门,闯出大罗表。

下界烟濛濛,始学鸾骖矫。

蛮荒囿耳目,谁复恣幽讨。

坐令糖霜户,据此冰霞岛。

煨尘黕四壁,拿龙失麟爪。

岂惟玷贞白,文字荡如扫。

大雅今寂寥,长怀石湖老。

形式: 古风

与诸子游隐山六洞

瑶篸攒列外,一丘如敦覆。

外貌不炫奇,百怪在其腹。

佳游挈几辈,微雨涤时燠。

闲随西郊云,并入丹霞谷。阴森日色敛,古像■肃。

先生矫犹龙,厥德贵潜伏。

岂爱此山名,遂驻东来躅。

石琴閟余响,玉子冷残局。

水流花自开,飞出白蝙蝠。

年来慕仙隐,弥复恋幽筑。

我祖葺亭宇,童时游钓熟。

题诗遍苍崖,而此遗不录。

山灵得毋笑,厌鸡爱野鹜。

溪月自古今,吾宗句可续。

形式: 古风

春日同人过壶山看桃花即逾七星山背出补陀岩至栖霞寺小集

年年踏遍壶山路,远近桃花几万重。

花好不知人面改,山青长似佛头浓。

草痕匝野铺芳荐,莺语多情引瘦筇。

地下酒人吾所与,祇须烂醉付千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汉淳于长夏承碑

华中甫斋真赏著,夏承娄寿道生赋。

娄碑不见夏碑存,谨庭秘笈来吴门。

东京隶法评奇古,咄咄殊难一二数。

数行论赞丰与杨,阙三十字翁书补。

堂堂笔阵推中郎,此语传之秋涧王。

建宁刻先石经石,体沿篆籀垂楷则。

阴阳辟阖星云攒,如戟森竖如弧弯。

神奸慌惚窥夏鼎,威仪肃穆参汉官。

惜哉未校义门本,得自丹阳少剥损。

广平赝迹人间多,宝者不独徐芳远。

华山拓见今阮公,酸枣苏斋摹亦工。

芒角体势参假借,书丰作丰从同同。

华家雕落谨庭死,千七百年留一纸。

芝英见瑞岂偶然,过眼云烟良足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