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菊

山家种落故多奇,戎部何来借一枝。

瓣瓣上金涂紫磨,茸茸名罽剪波斯。

黄深不为胡蜂褪,春老长嫌羯鼓迟。

番锦地衣初试舞,散花惊见满东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番菊》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异域之菊的独特魅力与风情。

首句“山家种落故多奇”,开篇即点出番菊生长于山野之中,自然环境赋予其与众不同的特质。接着,“戎部何来借一枝”一句,以“戎部”泛指边疆或异域,巧妙地引入番菊的来源,暗示其并非寻常之物,而是从遥远之地而来,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瓣瓣上金涂紫磨,茸茸名罽剪波斯”两句,生动描绘了番菊的外观特征。花瓣上金光闪耀,紫色与金色交织,仿佛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其茸茸的质感,如同波斯地毯上的精美编织,展现出异域文化的独特韵味。

“黄深不为胡蜂褪,春老长嫌羯鼓迟”则进一步展现了番菊的坚韧与耐寒性。黄色的花朵在寒冷的春天依然鲜艳,不被胡蜂轻易破坏;而随着春日的流逝,它也不急于凋谢,仿佛对羯鼓(一种打击乐器)的节奏有着自己的坚持与等待。

最后,“番锦地衣初试舞,散花惊见满东篱”两句,将番菊的形象与舞蹈、散花等意象结合,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番菊如同穿着异国锦衣的地衣,在东篱间翩翩起舞,散落的花瓣仿佛是惊喜的礼物,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整首诗通过对番菊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外貌与内在品质,也融入了诗人对异域文化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与生命力量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石菊

四月朱华冒径生,幽妍何必减秋英。

红添人面桃花重,露结青腰玉女轻。

傍石翠翘和月冷,上阶金错剪霞明。

山葩不识陶元亮,莫借柴桑处士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翠菊

露草含英不待秋,夕餐谁疗屈生愁。

似从蓝水浮花出,几片青溪带雨流。

倡女倩妆添晓钿,宫娥集翠想云裘。

幽芳未老嗟迟暮,欲见佳人可自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翠梅

贴翠幽阶点绿苔,可应夏月坠消梅。

芳钿落地云蓝没,螺子临窗黛色开。

宜与侍儿称小字,不须秋草占花魁。

寿阳公主看还笑,悔到含章阁下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菱花

太液池头月影悬,冰花霜下竞幽妍。

开来香水清无色,濯向银河露亦鲜。

越女晓妆秋镜里,吴宫春怨夜歌年。

美人剧有阳阿思,采罢空江背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