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黄花慢

雁空浮碧,印晓月,露洗重阳天气。

望极楼外,淡烟半隔疏林,掩映断桥流水。

黄金篱畔白衣人,更谁会、渊明深意。晚风底。

落日乱鸿,飞起无际。

情多对景凄凉,念旧赏,步屐登高迢递。

兴满东山,共携素手持杯,劝泛玉浆云蕊。

此时霜鬓欲归心,谩老尽、悲秋情味。向醉里。

免得又成憔悴。

形式: 词牌: 惜黄花慢

翻译

大雁在碧空中飞翔,映照着清晨的月色,露水洗净了重阳节的清新空气。
极目远眺楼外,淡淡的烟雾半遮着稀疏的树林,断桥边流水潺潺若隐若现。
在金黄的篱笆旁,身着白衣的人,又有谁能理解陶渊明深远的意境呢?晚风吹过。
夕阳下,群雁纷飞,无边无际。
面对此景,情感涌动却倍感凄凉,怀念旧时的赏景,独自登上高处,步步艰难。
心中充满兴致,我们一同手持白菊,举杯劝饮菊花酒,如云蕊般洁白。
此刻,我已年华老去,只想回归内心,沉浸在悲秋的情感中。在醉意中逃避憔悴。
以免再次陷入愁苦之中。

注释

雁:大雁。
浮碧:在碧空中飞翔。
印晓月:映照着清晨的月色。
露洗:被露水洗净。
淡烟:淡淡的烟雾。
疏林:稀疏的树林。
白衣人:身着白衣的人。
渊明:陶渊明。
晚风底:晚风吹过。
乱鸿:纷飞的大雁。
步屐:步行。
登高:登上高处。
迢递:艰难。
东山:东山赏景。
玉浆云蕊:菊花酒。
霜鬓:白发。
归心:回归之心。
谩老:徒然老去。
憔悴:愁苦,憔悴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寂情境的感慨。

“雁空浮碧,印晓月,露洗重阳天气。” 这几句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秋日的宁静与明净。远处的大雁在蓝天中飞翔,它们留下的身影似乎印在了初升的月亮上,而露珠洗刷过的空气,透着淡淡的重阳时节的温暖。

“望极楼外,淡烟半隔疏林,掩映断桥流水。”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远眺的视线所及之处,那些高楼之外,是一片迷离的烟雾,它们轻轻地环绕着稀疏的树木,并且在断桥和流水间,形成了一种隔绝与连通的意境。

“黄金篱畔白衣人,更谁会、渊明深意。” 这句话中,“黄金篱畔”的豪华与“白衣人”的素净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于理解自己深层情感的期待,而这种期待似乎并没有得到满足。

整首诗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在这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秋日里,诗人的情感如同那流水一般,缓缓流淌,不可挽回。

收录诗词(7)

田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籍里无考。善琵琶,通音律。政和末,充大晟府典乐。为乐令。《全宋词》存词六首,有《芊呕集》 才思与万俟咏抗行,词善写人意中事,杂以俗言俚语,曲尽要妙。尝出含三个词牌的联语“玉蝴蝶恋花心动”,天下无能对者

  • 字:不伐
  • 生卒年:1119

相关古诗词

探春/探春慢

小雨分山,断云镂日,丹青难状清晓。

柳眼窥晴,梅妆迎暖,林外幽禽啼早。

烟径润如酥,正浓淡遥看堤草。

望中新景无穷,最是一年春好。骄马黄金络脑。

争探得东君,何处先到。

万盏飞觞,千金倚玉,不肯轻辜年少。

桃李怯残寒,半吐芳心犹小。

谩教蜂蝶多情,未应知道。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寄荔枝与盛参政

樱桃真小子,龙眼是凡姿。

橄榄为下辈,枇杷作客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上元

元宵灯火照楼台,车马骈骈去又来。

田郎试向楼上望,灯前好个阿孩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临封杂咏(其三)

我爱临封好,江流压水滨。

东山画屏展,北阜翠虬驯。

十里长松道,三春解佩人。

乘閒狂太守,屐齿往来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