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镜鸾分影,望天涯肠断,悄无红叶。

几度秋风吹翠被,一缕幽香难灭。

燕卜新梁,花移别槛,回首春如客。

欢情何在,绿杨空锁愁色。

可是今古风流,小乔姝丽,只许周郎得。

金谷珠帘空百尺,不碍梦魂飞入。

钗股盟深,旧缘未断,月有重圆日。

蓝桥路近,乘云先问消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镜子中的鸾鸟身影分离,遥望远方令人心碎,连片红叶也悄然无踪。
经历了几次秋风的吹拂,那淡淡的香气依然难以消散。
燕子选择新的梁巢筑窝,花朵也被移往他处,春天仿佛成了过客。
欢乐之情何处寻觅?只有绿色杨柳锁住满心愁绪。
难道古今皆如此,美貌如小乔般的佳人,只能让周瑜独占。
金谷园的珠帘虽高达百尺,却挡不住梦魂飞入其中。
钗股间的盟誓深深烙印,旧有的缘分并未断裂,总有团圆之时。
蓝桥之路近在眼前,我将乘云而去,先探询她的消息。

注释

镜鸾:镜子中的鸾鸟,古代常用来象征夫妻或情侣。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翠被:绿色的被子,代指秋天的景色。
幽香:清淡的香气。
燕卜:燕子筑巢,古人认为是吉祥的预兆。
花移别槛:花朵被移到别的栏杆,暗示季节变迁。
绿杨:绿色的杨柳,象征愁思。
周郎:指三国时期的周瑜,此处借指佳偶。
金谷珠帘:金谷园的华丽帘幕。
钗股:钗子两端,比喻誓言或承诺。
月有重圆日:指月亮有阴晴圆缺,但终有团圆之时。
蓝桥:传说中男女相会的地方。
乘云:神话中的仙人乘坐云朵,此处可能指思念之情超越现实。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亿的作品《念奴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

"镜鸾分影,望天涯肠断,悄无红叶。" 这几句诗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淡淡的秋色氛围,镜中影象如同鸾鸟般独立,望向远方天际,心中的思念宛如肠断,而周遭却没有一片红色的落叶来点缀这份寂寞。

"几度秋风吹翠被,一缕幽香难灭。" 秋风轻拂,带来了阵阵清凉,但在诗人的感受中,这些都未能消散心中的幽香,即那股思念之情,它似乎与季节无关,却又与自然景物紧密相连。

"燕卜新梁,花移别槛,回首春如客。" 燕子在新的屋梁上做巢,花朵则移到了别人的围栏,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春天已然远去,如同一个过客匆匆而逝。

"欢情何在,绿杨空锁愁色。" 欢乐的情感哪里去了?只剩下绿色的杨柳似乎也被愁绪所笼罩。

"可是今古风流,小乔姝丽,只许周郎得。" 但诗人心中仍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赏,这份向往如同古今不变的风韵,宛若小乔般姝丽,只是这些美好似乎只能被像周公瑾那样的英雄所获得。

"金谷珠帘空百尺,不碍梦魂飞入。" 即使是金谷珠帘这样的豪华装饰,也无法阻挡诗人心中梦幻的翱翔。

"钗股盟深,旧缘未断,月有重圆日。" 钗股(发簪)象征着深厚的情谊,而这份情谊如同旧时的盟约尚未断绝,每当月亮再次圆满,都让人思绪万千。

"蓝桥路近,乘云先问消息。" 蓝桥之路虽近,但诗人选择骑上云端,去询问远方亲人的消息,这里体现了对亲人思念的迫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每一句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让人读之如同置身于诗人的情境中,不由得随之沉醉。

收录诗词(4)

李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画楼酒醒春心悄。残月悠悠芳梦晓。娇汗浸低鬟。

屏山云雨阑。香车河汉路。又是匆匆去。

鸾扇护明妆。含情看绿杨。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徵招.梅

翠壶浸雪明遥夜,初疑玉虬飞动。

莫弄紫箫吹,堕寒琼惊梦。把红炉对拥。

怕清魄,不禁霜重。爱护殷勤,待长留作,道人香供。

尘暗古南州,风流远、谁寻故枝么凤。

谩举目销凝,对愁云曚暡。向霞扉月洞。

且嚼蕊、细开春瓮。这奇绝,好唤苍髯,与竹君来共。

形式: 词牌: 徵招

送僧归护国寺

高迹宁留得,禅心万法空。

来从丹阙下,去返赤城中。

入舫袈裟月,穿林锡杖风。

何时结香社,宴寂与师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夕霁巴城月,秋光峡树春。

形式: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