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居杂兴(其二)

千门柳色近萧条,白下楼台矗绛霄。

江口舳舻连铁瓮,月中弦管乱铜刁。

高牙大纛将军幕,碧草黄云帝子朝。

欲向雨花参半偈,片帆无计渡金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萧中素的《秋居杂兴(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江南的景象。首句“千门柳色近萧条”以千家万户的柳树透露出季节的转换,柳色转为淡雅,显现出秋天的寂寥。次句“白下楼台矗绛霄”则描绘了南京城中的楼阁直入云霄,色彩鲜明,与萧条的柳色形成对比。

“江口舳舻连铁瓮,月中弦管乱铜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上舟船相连的繁忙景象和夜晚月光下热闹的音乐声,展现出城市的繁华与活力。然而,“乱铜刁”一词可能暗示着乐声嘈杂,与前文的“近萧条”相呼应,暗含一丝落寞。

“高牙大纛将军幕,碧草黄云帝子朝”写的是将军的营帐和贵族的朝拜活动,展现了权贵阶层的生活,也反映出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最后一句“欲向雨花参半偈,片帆无计渡金焦”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但现实中的俗务使他无法如愿,只能在想象中远眺雨花台,而无法乘船渡过江面的金焦山,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南京的景象,既有都市的繁华,也有诗人内心的沉思,展现了清朝文人对生活和社会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6)

萧中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己酉除夕

寒烟漠漠雨濛濛,万井千村暮霭中。

尽道岁除残历改,因嗟身老壮图空。

辛盘佐酒犹存古,草阁题诗不送穷。

回忆共游频屈指,白头能有几人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五磊寺濯锦溪

寻常花影何须濯,独有梅花心不落。

谁将锦字洗清流,一片浮云填夜壑。

石岂无言泉欲香,高高下下非穿凿。

听得烟声万树笼,杖头何用夸行脚。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玉泉山寻望湖亭不见云已圮矣与友饮其址

石梁过溪去,木末一孤亭。

剩有阶苔碧,不知湖草青。

闻曾留玉辇,因共倒银瓶。

酣醉寻归路,桃源付窅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过大梁作

浮云无归心,黄河无安流。

神鱼腾紫雾,苍鹰击高秋。

类此雄豪士,滔滔事远游。

远游欲何之,驱马登商丘。

朝与侯嬴饮,暮为朱亥留。

悲风起梁园,白草鸣飕飕。

挥鞭控鸣镝,龙骑如星流。

超山逐群鱼,穿云落两鹜。

归来宴吹台,酣舞双吴钩。

惊沙翳白日,垂涕向神州。

徒怀匹夫谅,未报百王雠。

红颜渐欲变,岁月空悠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