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子升对觉度上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禅宗修行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意境。
首联“青龙昙壁辋川游,最忆栘花拂寺楼”,以青龙、昙壁、辋川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卷,栘花轻拂寺楼,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的怀念。
颔联“千梵放生深院午,一枝扶老故山秋”,运用对比手法,前句描述午时僧侣诵经放生的场景,后句则以一枝老树在秋风中的坚韧形象,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岁月的流转,两相对比,既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颈联“阶苔转日摇平仲,窗竹鸣风过鞠侯”,进一步描绘了禅院内的自然景象,日光透过苔藓摇曳的平仲树,竹林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环境,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自然界的和谐共鸣。
尾联“十载支离有尊足,不妨寻我白蘋洲”,表达了诗人虽历经十年的漂泊与困顿,但心中始终怀有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白蘋洲找到心灵的归宿,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禅宗精神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