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益府群官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

荅言寒乡子,飘飖万馀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只鸟儿从北燕飞来,向西飞往蜀地。
它独自栖息在剑门山上,独自在岷山脚下起舞。
它姿态高傲,面貌古老,鸣声中带着哀怨的新曲。
众多的凤凰跟随它,询问它有何所求。
它回答说自己是来自寒冷之地的旅者,漂泊了万里。
不歇息在恶木的枝头,不饮用盗泉的水。
常常渴望遇到稻粱的滋养,希望能栖息在梧桐树上。
智慧的人不邀请我,愚笨的人我不屑一顾。
因此我孤独无依,一年将尽,心中满是忧郁。
日夜忍受风霜的折磨,渴望回到洛阳的家乡。
羽毛因长途飞行而缩短,关山的道路却漫长无边。
明亮的月亮勾起游子的思绪,白云使我迷失了故乡的方向。
谁能借我一阵顺风,让我一举飞越苍茫的天空。

注释

北燕:古代燕国的北部,这里指遥远的北方。
西蜀:指四川地区。
剑门:四川的一座险要关口。
岷山:位于四川省的山脉。
昂藏:形容姿态高傲。
古貌:古老的面貌,这里指鸟儿的沧桑。
哀怨:悲伤和怨恨的情绪。
群凤:比喻其他有才华或地位的人。
寒乡子:来自寒冷边远地方的人,指诗中的鸟儿。
恶木枝:不好的栖息之地。
盗泉水:古时认为饮此水表示接受不义之财。
稻粱:粮食,这里指安定的生活环境。
梧桐树:古人认为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象征高贵。
智者:聪明人,有识之士。
愚夫:愚蠢的人。
耿耿:忧虑不安的样子。
洛阳:古都,诗人可能的故乡或向往之地。
羽翮:羽毛,这里指鸟的翅膀。
关山:关隘和山脉,代指长途旅行的艰难。
流客思:游子的思念之情。
白云迷故乡:以白云象征迷茫,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凌苍苍:飞越广阔的天空,这里指远行或回归故乡的意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只从遥远的北方燕地飞往西蜀的孤独之鸟,它在剑门之上独自舞动,似乎在表达一种哀怨的情怀。群凤随它游历,但鸟儿却有自己的志向,不愿被普通之物所羁绊,如恶木枝和盗泉水。诗中的“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表明了它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智者不予理睬、愚夫不予顾忌的独立态度。

随着岁月流转,夜幕降临,鸟儿在风霜中思念家乡洛阳,但羽翼未能长久,关山道路遥远。明月引发客子之思,而白云则让人迷失方向,思念故乡。此诗最后表达了对自由飞翔、借助风势一举高飞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鸟儿的形象和它的行动,抒写了作者对于自由、独立和归属感的深刻情感,以及面对现实束缚时那份无奈与向往。

收录诗词(105)

卢照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字:升之
  • 号:为“初唐四杰”
  • 籍贯: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相关古诗词

赠益府裴录事

忽忽岁云暮,相望限风烟。

长歌欲对酒,危坐遂停弦。

停弦变霜露,对酒怀朋故。

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鸿度何时还,桂晚不同攀。

浮云映丹壑,明月满青山。

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

耿耿离忧积,空令星鬓侵。

形式: 古风

中和乐九章.歌中宫第五

祥游沙麓,庆洽瑶衣。黄云昼聚,白气宵飞。

居中履正,禀和体微。仪刑赤县,演教椒闱。

陶钧万国,丹青四妃。河洲在咏,风化攸归。

形式: 四言诗 押[微]韵

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群龙在职,振鹭盈朝。

丰金辉首,佩玉鸣腰。青蒲翼翼,丹地翘翘。

歌云佐汉,捧日匡尧。天工人代,邈邈昭昭。

形式: 四言诗 押[萧]韵

中和乐九章.歌东军第三

遐哉庙略,赫矣台臣。横戈碣石,倚剑浮津。

风丘拂箨,日域清尘。岛夷复祀,龙伯来宾。

休兵宇县,献馘天闉。旆海凯入,耀辉震震。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