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文叔于松谷

鸡鸣戒柴车,月落到林寺。

先生方睡美,童子惊客至。

晨霜粲屋瓦,初日照平地。

虽非赞公宿,似是超师谊。

分携属秋风,倏忽竟此岁。

相望不为远,数见良不易。

公行立朝班,我政亲农耜。

自兹出处殊,宁使心迹异。

欢华一朝宠,风节千古事。

要令松谷名,因公表于世。

形式: 古风

翻译

雄鸡报晓警醒驾车人,月儿西沉照进林中寺。
先生正睡得香甜,小童惊扰有客人来访。
早晨的霜花点缀屋瓦,初升的太阳照亮大地。
虽然不是特意来拜访,却似超越了师徒情谊。
临别赠言在秋风中飘荡,这一年转瞬即逝。
彼此相望并不遥远,但常见面实属不易。
你在朝廷任职显赫,我则亲耕农田务农。
从此我们人生道路不同,岂能使心志有异。
短暂的荣华受人宠爱,高尚的节操永载史册。
愿你的松谷之名,因你而被世人传扬。

注释

戒:警醒。
柴车:木质的车辆。
落:落下。
睡美:熟睡得好。
童子:少年仆人。
赞公:对某人的尊称。
超师谊:超过师徒间的友情。
分携:分别之际。
倏忽:迅速,忽然。
农耜:农具,这里指耕田。
出处:出仕与隐居。
宁:宁愿。
欢华:繁华,荣耀。
风节:道德操守。
松谷:可能指人名或隐士的居所。
表于世:向世人展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拜访友人赵文叔于松谷的情景。首句“鸡鸣戒柴车,月落到林寺”以鸡鸣报晓和月落山林的景象,渲染出清早宁静的氛围,暗示旅途的开始。接下来,“先生方睡美,童子惊客至”写主人尚在梦乡,被童子惊醒,体现了友情的真挚。

“晨霜粲屋瓦,初日照平地”两句通过描绘早晨霜白如玉的屋瓦和阳光洒满大地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清新与宁静。诗人感慨道:“虽非赞公宿,似是超师谊”,意指虽然此次来访并非特意为了赞美,却如同超越了师徒间的寻常交往,加深了彼此的情感。

“分携属秋风,倏忽竟此岁”表达了时光匆匆,一年将尽,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接着,“相望不为远,数见良不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即使距离不远,但能频繁相见实属不易。

“公行立朝班,我政亲农耜”描述了友人在朝廷任职,而诗人则投身于农耕生活,两人生活方式不同,但并未因此改变内心的追求。“自兹出处殊,宁使心迹异”表明尽管身份各异,他们仍坚守各自的信念,不使内心和行为有所偏离。

最后,“欢华一朝宠,风节千古事”强调了荣誉和节操的重要性,希望赵文叔的高尚品质能流传后世,让松谷之名因他而扬名。“要令松谷名,因公表于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对友谊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一次清晨会面,寓含了对友情、仕途和品格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谒孺子祠(其二)

潜德固宜祀,高文宁可埋。

凄凉危像设,渍蚀半莓苔。

昧尔前贤贵,空令见者哀。

欲言宁我听,小立谩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谒孺子祠后由南昌还舣舟之地

南昌假传欲上书,孺子乃复辞聘车。

东都已颠不可救,莽篡未露犹枝梧。

福为市卒终潜吴,稚乃悬榻太守居。

吁哉迹异心不殊,出处语默如是夫。

形式: 古风

野花(其一)

野花吐芳不择地,幽草吹馥宁只春。

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野息

覆之茅三重,树以不加斲。

野息若规模,规模如是作。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