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北山子何子三首(其三)

每侍图书右,令人俗虑空。

隐忧惟世变,卧病亦春融。

圣处一言敬,天然万理中。

音容今永已,哀痛隔幽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每当侍奉在书籍旁边,能让人世俗的忧虑消散。
深藏的忧虑只有世事变迁,即使卧病在床春天的气息也能感受到温暖。
在圣贤的话语中,我充满敬畏,因为它们蕴含着自然万物的道理。
如今,声音和容貌永远消失,只留下深深的哀痛在寂静的陵墓中回荡。

注释

俗虑:日常生活中琐碎的忧虑或烦恼。
世变:社会变革或时代变迁。
春融:春天的温暖,象征生机与希望。
圣处:圣贤之处,指智慧或高尚的言论。
天然:自然的,不加人工的。
音容:声音和容貌,这里指怀念的人。
幽宫:陵墓或静谧的宫殿,暗指逝者的安息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金履祥对中国古代文人北山子何子的悼念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常伴书籍右侧,沉浸在知识与哲理之中,表达了对何子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深深哀痛。"隐忧惟世变"暗示了对世间变迁的忧虑,而"卧病亦春融"则寓指何子即使在病中也保持着春天般的温暖气息。诗人强调了与何子交流时的敬畏之情,认为他的智慧如同圣贤,洞悉万物之理。最后两句"音容今永已,哀痛隔幽宫"直接表达了对何子音容笑貌的怀念以及失去他的悲痛,这种哀痛仿佛穿越了幽深的宫殿,直达诗人的心灵。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故人的追思和敬仰。

收录诗词(86)

金履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其二)

昔年夫子在,已虑晓星稀。

气运嗟辰岁,天文动少微。

素帏兄并殡,丹旐子同归。

总是堪伤处,瑶琴声更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其一)

道自朱黄逝,人多名利趋。

独传真统绪,惟下实工夫。

粹德两朝慕,清风四海孤。

斯文端未丧,千古起廉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挽刘南坡

忆昔端平转化弦,公时输委为安边。

鼎成龙御方宾帝,弓堕乌号亦蜕仙。

漫仕此情初已薄,爱君一念世逾坚。

典刑今与丹旌去,空些哀词咽涧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徐居士二首(其二)

积善由来属庆门,如公积善众推尊。

至于垂死片言顷,犹是赒饥一念存。

有子巳登天子学,无人不感德人恩。

霜风惨淡禾塘路,继志扬名在后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