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边城岁暮望乡关,身逐戎旌未得还。
欲别临岐无限泪,故园花发寄君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疆将士在岁末时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开篇“边城岁暮望乡关”即设定了怀乡的主题,表明作者身处边陲,年终时分,心中充满对远方故土的眷恋。
“身逐戎旌未得还”透露出将士随军征战,对家园的渴望与回归无期,戎旌即是军旗,身逐戎旌意味着跟随军队奔波,却无法摆脱战争的羁绊回到故乡。
“欲别临岐无限泪”则展现了将士在临别之际,心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离愁。临岐通常指的是临行之时,这里的“无限泪”强调了离别之痛和对故乡的深情。
最后一句“故园花发寄君攀”,则是将士在无法亲自回家之际,借由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来寄托自己的思念。通过鲜活的花朵传达他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情感,表达了强烈的乡愁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透露出边塞将士孤独守望、深夜梦回故土的复杂心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花发等,将士内心世界的悲凉与无奈得以充分展现,诗中流露出的乡愁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令人感慨。
不详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
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
月上重楼丝管秋,佳人夜唱古梁州。
满堂谁是知音者,不惜千金与莫愁。
何处金笳月里悲,悠悠边客梦先知。
单于城下关山曲,今日中原总解吹。
山川不记何年别,城郭应非昔所经。
欲驻征车终日望,天河云雨晦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