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生朝戊子。今朝戊子。五十八年还是。

头童齿豁可怜人,也召入、词林修史。前生偶尔。

后生偶尔。但喜心头无事。

从来不解学神仙,怎会得、长生不死。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翻译

生日在戊子年这一天。今日又是戊子日,已经过去了五十八年。
满头白发牙齿稀疏,我这可怜的人也被召去,参与修纂词典和历史书籍。
前世或许偶然,今生或许也是偶然,但我只求心无挂碍。
我从未试图学做神仙,怎么会得到长生不老呢。

注释

生朝:生日。
戊子: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代表日期。
头童齿豁:形容头发稀疏,牙齿脱落。
词林:指编纂词典的工作。
修史:编写或修订历史书籍。
前生:前世。
后生:后辈,年轻人。
心头无事:心里没有烦忧。
不解:不懂,不追求。
神仙:道教中长生不老的仙人。
长生不死:永恒的生命。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鹊桥仙》是一首自述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岁月流转的感慨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开篇"生朝戊子。今朝戊子。五十八年还是",以两个相同的干支纪日,强调时间的流逝,五十八年的岁月轮回中,诗人感叹自己已步入老年,"头童齿豁可怜人"描绘出白发稀疏、牙齿脱落的形象,流露出一丝自嘲和无奈。

接下来的"也召入、词林修史",表明诗人虽然年迈,但仍被邀请参与修纂词集,这或许是他晚年的一种寄托和成就,反映出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前生偶尔。后生偶尔",诗人认为自己的才情是偶然得来,对于后辈同样寄予期望,希望他们也能有所作为。

"但喜心头无事",表达出诗人对平淡宁静生活的满足,不追求长生不老,与前文的"从来不解学神仙,怎会得、长生不死"相呼应,体现出他淡泊名利、超脱生死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这首词以个人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摘红英.春雨惜花

莺声寂。鸠声急。柳烟一片梨云湿。惊人困。教人恨。

待到平明,海棠应尽。青无力。红无迹。

残香剩粉那禁得。天难准。晴难稳。

晚风又起,倚阑争忍。

形式: 词牌: 撷芳词

蝶恋花.柳絮

陌上垂杨吹絮罢。愁杀行人,又是春归也。

点点飞来和泪洒。多情解逐章台马。

瘦尽柔丝无一把。细叶青颦,闲却当时画。

惆怅此情何处写。黄昏淡月疏帘下。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踏莎行

雨涧天寒,孤山雪后。美人空谷谁为友。

香林有路玉烟深,瀛洲无梦朝云瘦。

照影冰壶,含情翠袖。写生合在徐黄手。

仙家花月镇长春,与君岁晚同三寿。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江上送客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