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绳床欹坐任崩颓,双眼醒醒闭复开。
日月更无闲里过,风骚时有静中来。
天真自得生难舍,世幻谁惊死不回。
何处堪投此踪迹,水边晴去上高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静坐山林的境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心灵状态。
“绳床欹坐任崩颓”一句,通过对绳床即将破碎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纷扰毫不在意的态度。接下来的“双眼醒醒闭复开”,则表现出一种警觉而又自如的精神状态。
“日月更无闲里过”指时间在自然之中流逝,诗人并不刻意去追寻或留恋。紧接着,“风骚时有静中来”表明即便是在喧嚣与安宁交替的情况下,内心依然保持着一份清净。
“天真自得生难舍”说明诗人对于现世的纯粹与本真有所体悟,并且这种体验是难以割舍的。紧接着,“世幻谁惊死不回”则表达了对世间幻象的超然,以及面对死亡时的从容。
最后两句“何处堪投此踪迹,水边晴去上高台”,诗人在寻找一处可以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并且选择了河畔阳光明媚之地,登上高台,寓意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的自由与飞扬。
整首诗通过静坐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的顺应和对生命本真的领悟。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坐卧与行住,入禅还出吟。
也应长日月,消得个身心。
默论相如少,黄梅付嘱深。
门前古松径,时起步清阴。
花院相重点破苔,谁心肯此话心灰。
好风时傍疏篁起,幽鸟晚从何处来?
笔砚兴狂师沈谢,香灯魂断忆宗雷。
浮生已问空王了,箭急光阴一任催。
曲江晴影石千株,吾子思归梦断初。
有信北来山叠叠,无言南去雨疏疏。
祖师门接园林路,丞相家同井邑居。
闲野老身留得否,相招多是秀才书。
高房占境幽,讲退即冥搜。
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
瓶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
莫道归山字,朝贤日献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