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阳微公

曲江晴影石千株,吾子思归梦断初。

有信北来山叠叠,无言南去雨疏疏。

祖师门接园林路,丞相家同井邑居。

闲野老身留得否,相招多是秀才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晴朗的曲江畔,石影重重如千株树木,我的朋友啊,在初醒时分被归乡之梦打断。
有信使从北方翻过重重山峦而来,而南方的路上,雨丝稀疏,无言地送别。
禅宗祖师的道场连接着园林小径,丞相的府邸与这乡间村落相邻。
我这闲散的野老之身能否留下,多是因为收到文人墨客的邀请信。

注释

曲江:地名,指唐朝长安城南的一处风景名胜区。
晴影:晴天下的景物倒影。
石千株:形容石头众多,状如林立的树木。
吾子:对朋友或晚辈的尊称。
有信:指有信使到来。
北来:从北方来。
山叠叠:形容山峦重叠。
无言:默默无声,此处形容雨的悄然。
南去:向南而去。
雨疏疏:雨点稀疏。
祖师门:指佛教禅宗祖师的寺庙大门。
接:连接。
园林路:风景优美的园林路径。
丞相家:丞相的府第。
井邑居:指乡村或小城镇的居民区,这里与丞相府相对照,显示地域的接近。
闲野老:自谦之词,指自己为闲散的乡村老人。
留得否:能否留下,是否可以不离开。
相招:邀请,召唤。
秀才书:秀才,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这里指文人墨客的书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带有淡淡乡愁的情境。"曲江晴影石千株"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接着,“吾子思归梦断初”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有信北来山叠叠,无言南去雨疏疏"两句,通过对信件与雨水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愁别绪。信件象征着信息的传递,而“无言”则暗示了一种沉默和无法表达的情感。

"祖师门接园林路,丞相家同井邑居"两句,通过对特定人物或家族生活环境的描写,勾勒出诗人所处社会的某些特征,并且通过“接”与“同”的字眼,传达了一种联系和共存的情感。

最后,“闲野老身留得否,相招多是秀才书”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或希望,以及一种对文化知识的重视。"闲野老身"隐含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秀才书”则象征着学问与才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构建了一种充满乡愁与文化气息的情境。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题中上人院

高房占境幽,讲退即冥搜。

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

瓶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

莫道归山字,朝贤日献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无余处士书斋

闲地从莎藓,谁人爱此心。

琴棋怀客远,风雪闭门深。

枕外江滩响,窗西树石阴。

他年衡岳寺,为我一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白藕花前旧影堂,刘雷风骨画龙章。

共轻天子诸侯贵,同爱吾师一法长。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痕满粉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东林白莲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

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