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春日愁绪,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非常细腻。开篇“一番雨过年芳浅”,就设定了一个恬淡而又略显凄凉的季节氛围,雨后的植物生长不够繁盛,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写照。而“袅袅心情懒”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那份心情如轻纱般细腻而又带有几分懒散,彷彿是春日里难以言说的惆怅。
接下来的“章台人过马嘶声,小眉不展恨盈盈”则将个人情感与外界的景象交织在一起。章台即汉代王侯贵族游乐的地方,这里的“人过马嘶声”显得十分寂寞,而小眉不展,透露出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恨意和哀愁。
“怨清明”则是对春天的某种无奈的情感表达。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但这种生机勃勃与诗人内心的忧郁形成鲜明对比,反而更深化了那份怨恨。而“烟柔露软湖东岸”则是景象上的细腻描绘,那份柔和、湿润,是春天特有的景色,也让人的情感变得更加脆弱。
“恼乱春风惯,一声莺是故园莺”中,诗人表达了对春风的某种不满,它带来的不是清新,而是恼人的混乱。而那一声莺鸟的鸣叫,又让人联想起了往昔的故园,那份情感的牵绊显得尤为深刻。
最后,“及至如今□闻处、又多情”则是诗人对现在与过去的对比。无论在哪里听到莺鸟鸣叫,都会引发更多的情愫,这不仅是对声音的感应,更是时间流逝后情感的累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对春天有着复杂情绪的人的情怀。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怨恨,是一篇深含情感的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