貘皮行

客从巴东至,遗我一兽皮。

观之非虎非熊罴,三十年前尝见之。

貘哉貘哉古白泽,蜀中诸山多窟宅。

嚼铁复吞铜,他物更何择。

独出不知云雾深,狂奔但恨林原窄。

辟邪亦袪湿,此语自古闻,今夕何夕来吾门。

貘乎貘乎汝诚武,吾将高坐论斯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貘皮行》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描述一只名为貘的动物的故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和对动物生存状态的关怀。

首先,诗人以“客从巴东至,遗我一兽皮”开篇,引出了一段关于貘皮的奇遇。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物品交换,更是诗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一次深刻交流。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貘的外貌特征:“观之非虎非熊罴”,强调其独特的身份;“三十年前尝见之”,则暗示了这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稀有性。

接下来,诗人通过“貘哉貘哉古白泽,蜀中诸山多窟宅”两句,将貘与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白泽相提并论,赋予了它神秘而神圣的地位。随后,诗人进一步揭示了貘的生活习性:“嚼铁复吞铜,他物更何择”,形象地描绘了貘的食性,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紧接着,“独出不知云雾深,狂奔但恨林原窄”两句,通过对比云雾的深邃与林原的狭窄,突出了貘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与限制,表达了诗人对其生存状态的深切同情。

最后,诗人提到貘的象征意义:“辟邪亦袪湿,此语自古闻,今夕何夕来吾门”。这里不仅赞扬了貘的特殊功能,还暗含了诗人对貘的到来视为一种吉祥的预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貘皮行》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通过貘这一形象,邵宝巧妙地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容春轩六咏(其一)瞻尼坛

画里瞻尼父,庭前即杏坛。

春风吹绿树,真作泗滨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容春轩六咏(其二)拟渠井

横渠复古心,纸上聊云尔。

我画我中庭,亦复横渠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容春轩六咏(其三)先春台

两树分红白,同然见复心。

开花还结子,吾道古犹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容春轩六咏(其四)晚秋圃

秋菊有黄花,有朱亦有素。

靖节醉东篱,为识花心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