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思

不知行迹暮,江上已徂秋。

客子关山外,美人天际头。

霜月孤逾白,银河冻不流。

佩刀看欲试,谁复怯衾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客思》由明代诗人梁元柱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一位旅人在江边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首句“不知行迹暮”,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氛围,仿佛行者在暮色中迷失了方向,也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与未知。接着,“江上已徂秋”点明季节,秋天的江面,随着时光的流逝,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美。

“客子关山外,美人天际头。”这两句直接将主题聚焦于“客思”之上。客子,即远行之人;关山,指重重关隘与山脉,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遥远;美人,既可理解为远方的爱人,也可泛指美好的事物或理想。这两句通过空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牵挂,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霜月孤逾白,银河冻不流。”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与寒冷。霜月之下,孤影显得更加鲜明,银河似乎也被冻结,失去了往日的流动与生机。这样的景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佩刀看欲试,谁复怯衾裯。”这两句以一种反问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佩刀欲试,或许是对力量的渴望,是对困境的抗争;而“谁复怯衾裯”,则是在问自己,是否真的害怕面对孤独与寒冷。这种内心的独白,既是对自我勇气的呼唤,也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

整体而言,《客思》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深刻地揭示了旅人在外的孤独、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24)

梁元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忠孝祠

气凛山河壮,名高带砺长。

衣冠仍竹帛,俎豆类桐乡。

世后荣如此,生前死不妨。

千秋腾史帙,何但颂甘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寿钟台刘明府兼贺举子

汉家中垒业,父子世传经。

掌摘金茎露,光分太乙星。

趋朝衣傍紫,著论汗犹青。

预识论勋日,应卑麟阁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晚眺

有约舒林眺,亭云带雨痕。

元探深茗碗,时事一荒屯。

暝色归驯鹤,钟声习定猿。

冷然成独往,应在别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夜坐

高台夜危坐,纤月破新晴。

半落双银汉,平分列雉城。

香炉欹枕阔,小筑畏人成。

不尽凭阑意,微闻吹笛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