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冲又和颇及佛理亦次韵答之

相逢虽许借馀波,此理而今更问何。

便合形骸同槁木,不须文墨骋悬河。

五千遗教元非实,三万藏书亦太多。

此外别传应有路,顿根无物可渐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名为《处冲又和颇及佛理亦次韵答之》。诗中探讨了相逢与借力、形骸与文墨、佛理与书籍、传承与路径等多个哲学层面的问题。

首句“相逢虽许借馀波”,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即使偶然相遇,也能借机交流,引出下文对合作与交流的思考。接着,“此理而今更问何”提出疑问,即在当前情境下,值得探讨的是什么道理或原则?

“便合形骸同槁木,不须文墨骋悬河”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阐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种是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如同枯木一般;另一种则是追求言语的华丽与丰富,如同滔滔江水。诗人似乎在提倡前者,认为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更为重要。

“五千遗教元非实,三万藏书亦太多”则进一步探讨了知识与智慧的关系。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和三万卷的藏书虽然丰富,但并非全部都是真理或实用的知识。这表明诗人对传统知识持有批判性态度,强调了甄别与选择的重要性。

最后,“此外别传应有路,顿根无物可渐摩”表达了对个人修行与成长的看法。除了已知的知识和传统之外,还有未知的道路等待探索。对于那些具有顿悟能力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不需要通过渐进的学习来达到目标,暗示了直觉与内在智慧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知识与智慧、传统与创新等多重关系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对内心世界的关注。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处冲为栖神导气之术每晓起得意成诗前后四首次其韵(其一)

功名亦误人,自古谁能了。

老大欲退藏,少壮知几少。

彤墀班已齐,宿鸟尚木杪。

岂无山林心,路长天杳杳。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处冲为栖神导气之术每晓起得意成诗前后四首次其韵(其二)

少时自树立,劲气干云霄。

一枕梦初觉,万古心何寥。

年来畏祸机,自悟空峣峣。

小穷不必送,真隐谁能招。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处冲为栖神导气之术每晓起得意成诗前后四首次其韵(其三)

交斗存龙虎,经申学熊鸟。

婴儿检奔放,姹女栖窈窕。

神仙岂无术,自为志已湫。

晨兴一炷香,吾意穷三藐。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处冲为栖神导气之术每晓起得意成诗前后四首次其韵(其四)

朝气爽不昏,清净天无霞。

善恶两相融,世虑遗尘沙。

疏钟下残月,馀响递幽遐。

了失去来心,淤泥出荷茄。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