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风又开菊,久客意如何。
旧国天涯远,清砧月夜多。
明时难际会,急景易蹉跎。
抱玉终须献,谁言恋薜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鹄的作品,名为《寄友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遥远故乡和久别亲朋的深切思念与不舍。
"西风又开菊,久客意如何。"
这里借助秋天西风下的菊花,表达了诗人作为久居异乡的游子,对家国的怀念之情。菊花常被用来象征坚贞和高洁,此处则是对遥远故土的一种触动。
"旧国天涯远,清砧月夜多。"
诗人通过对“旧国”的回忆,强调了与家乡的距离感以及时间的流逝。这里的“清砧”指的是秋夜里清脆的砧声,而“月夜多”则是表达了时光的漫长和孤独的夜晚。
"明时难际会,急景易蹉跎。"
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常,以及难以预料的人生际遇。诗人感叹在日月匆匆中,美好时光不易把握,而悲欢离合更是转瞬即逝。
"抱玉终须献,谁言恋薜萝。"
最后两句则是在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诗人手中的玉象征着纯洁和珍贵,是他想送给远方友人的礼物。而“谁言恋薜萝”则是说尽管有人可能会误解他对故土的情感,但他的心中只有对朋友的真挚情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乡愁与友情,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无奈和珍惜。
不详
知音杳何处,书札寄无由。
独宿月中寺,相思天畔楼。
露凝衰草白,萤度远烟秋。
怅望难归枕,吟劳生夜愁。
若说君高道,何人更得如。
公庭唯树石,生计是琴书。
诗句峭无敌,文才清有馀。
不知尺水内,争滞北溟鱼。
南山色当户,初日半檐时。
鹤去卧看远,僧来嫌起迟。
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
何处题新句,连溪密叶垂。
古寺更何有,当庭唯折幢。
伴僧青藓榻,对雨白云窗。
暝色生前岭,离魂隔远江。
沙洲半藜草,飞鹭白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