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张文思于湖西不见

绿竹阴深屋数间,篮舆来傍古溪边。

垂杨芳草迷三径,斜日新秋媚一川。

澎湃直连湓口浪,逍遥如泛剡中船。

山阴不见戴安道,回首西风亦浩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翠竹浓荫下有几间房屋,竹篮小车来到古老的溪边。
垂柳和青草模糊了三条小路,夕阳映照在初秋的河川上,景色宜人。
江水汹涌直连湓口的波涛,乘舟而行仿佛在剡中的船上自由自在。
山阴城看不见友人戴安道的身影,回头只见西风浩荡,心怀坦然。

注释

绿竹阴:翠绿的竹林形成的阴凉。
篮舆:竹编的小车。
古溪边:古老的溪流旁边。
垂杨:低垂的杨柳。
芳草:芳香的青草。
三径:隐居者的小路。
斜日新秋:夕阳下的初秋。
澎湃:汹涌。
湓口浪:湓口的江浪。
逍遥:自由自在。
剡中船:剡溪上的小船。
山阴:地名,指浙江绍兴的山阴县。
戴安道:虚构或历史人物,代指友人。
西风:秋季的风。
浩然:心胸开阔,坦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开篇“绿竹阴深屋数间,篮舆来傍古溪边”几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幽深的山谷居所,绿竹环绕,古老的溪水旁有简易的小车停驻,给人以隐逸之感。

接着“垂杨芳草迷三径,斜日新秋媚一川”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垂柳与鲜花相间,芳草丛生,使小路变得曲折而迷离;斜阳映照在初秋的山川之中,更添几分柔和与温馨。

“澎湃直连湓口浪,逍遥如泛剡中船”两句则是对水流声势及诗人心境的一种比喻。汹涌而来的溪水汇聚成大浪,与船只在波涛之中自由漂浮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自在。

最后“山阴不见戴安道,回首西风亦浩然”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戴安道是宋代文学家,这里用他的名字象征着友情和知识分子的交流。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诗人没有看到戴安道的身影,但在回首西风时,那种浩瀚的情怀也随之涌现出来。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独处山谷中的孤寂感受,以及对于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鄂州

绿柳阴阴蔽武昌,汀洲如画引帆樯。

一江见底自秋色,千里无风正夕阳。

暂别胜游浑老大,追思前事只凄凉。

贤豪况有遗踪在,欲买溪山作漫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其二)寄季毅

南北飘然各转蓬,佳辰无路笑言同。

铜壶县冷更微雨,白鹊楼高来远风。

粽剥雪肤明席上,酒倾玉骨映杯中。

区区羁旅无欢笑,遥想华堂屡一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其一)寄经父

柳浦移舟带雨行,奔波南北是平生。

忽惊佳节临端午,还记当年客禁城。

丹杏饤盘深簇火,碧醪倾盏酽堆饧。

菖蒲角粽俱如旧,何事樽前醉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雪后

万里屯云一夜收,天街累日未通牛。

峨峨正觉严冰起,㶁㶁还同涧水流。

色变荒郊迎日媚,气蒸黄壤逼春浮。

农家不用藏乾面,相与新年饱麦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