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简诸僚故

退朝还公府,骑吹息繁阴。

吏散秋庭寂,乌啼烟树深。

威生奉白简,道胜外华簪。

风物清远目,功名怀寸阴。

云衢念前侣,綵翰写冲襟。

凉菊照幽径,败荷攒碧浔。

感时江海思,报国松筠心。

空愧寿陵步,芳尘何处寻。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退朝后返回官署,仪仗队在阴凉中歇息。
官吏散去,秋庭院落寂静,乌鸦在茂密的树林中啼叫。
威严源于公正执行职责,道德高尚胜过华丽的官衔。
欣赏清风明月,感叹时光匆匆,追求功名之心如寸土寸金。
怀念昔日同僚,提笔抒发胸臆。
凉爽的菊花照亮幽深的小路,凋零的荷花聚集成碧绿的水边。
感慨时事,心中怀有江海般的壮志,忠诚报效国家。
空自惭愧如同寿陵步态,何处能寻觅到那芬芳的踪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退朝后回到公府的宁静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功名和国家的深切思念。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淡远,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

"骑吹息繁阴"一句,通过官员骑马回府的动态画面,描绘出秋天树木浓密的景象。"吏散秋庭寂"则写出了公府中秋日的宁静与清冷,通过对乌鸦啼叫和烟霭弥漫的描述,营造了一种萧瑟而又幽深的氛围。

"威生奉白简"、"道胜外华簪"两句,透露出诗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他所持有的权力与尊贵。接着的"风物清远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其心境之开阔。

"功名怀寸阴"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深切思念,而这种思念却如同手掌中所握之影,既虚幻又无从追寻。"云衢念前侣"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而"綵翰写冲襟"则是用书信来寄托对朋友的情谊。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凉菊和败荷等意象,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感时江海思"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而生出对故乡与国家深厚情怀。最后两句"空愧寿陵步,芳尘何处寻"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为国尽忠、功业未就的自责和遗憾,以及对往事美好时光无从追寻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远的意境构建,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怀与志趣,同时也折射出唐代士大夫阶层对于功名、友谊和国家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

早入八元数,尝承三接恩。

飞鸣天上路,镇压海西门。

清望寰中许,高情物外存。

时来诚不让,归去每形言。

洛下思招隐,江干压作藩。

按经修道具,依样买山村。

开凿随人化,幽阴为律暄。

远移难得树,立变旧荒园。

绝塞通潜径,平泉占上原。

烟霞遥在想,簿领益为繁。

丹禁虚东閤,苍生望北辕。

徒令双白鹤,五里自翩翻。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

浮精离碧海,分照接虞渊。

迥见孤轮出,高从倚盖旋。

二仪含皎澈,万象共澄鲜。

整御当西陆,舒光丽上玄。

从星变风雨,顺日助陶甄。

远近同时望,晶荧此夜偏。

运行调玉烛,洁白应金天。

曲沼疑瑶镜,通衢若象筵。

逢人尽冰雪,遇景即神仙。

引素吞银汉,凝清洗绿烟。

皋禽警露下,邻杵思风前。

水是还珠浦,山成种玉田。

剑沈三尺影,灯罢九枝然。

象外形无迹,寰中影有迁。

稍当云阙正,未映斗城悬。

静对挥宸翰,闲临襞彩笺。

境同牛渚上,宿在凤池边。

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

从今纸贵后,不复咏陈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怀赠答十韵

文雅关西族,衣冠赵北都。

有声真汉相,无颣胜隋珠。

当轴龙为友,临池凤不孤。

九天开内殿,百辟看晨趋。

诫满澄欹器,成功别大垆。

馀芳在公论,积庆是神扶。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

诠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

潇洒风尘外,逢迎诗酒徒。

唯应待华诰,更食万钱厨。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八柱共承天,东西别隐然。

远夷争慕化,真相故临边。

并进夔龙位,仍齐龟鹤年。

同心舟已济,造膝璧常联。

对领专征寄,遥持造物权。

斗牛添气色,井络静氛烟。

献可通三略,分甘出万钱。

汉南趋节制,赵北赐山川。

玉帐观渝舞,虹旌猎楚田。

步嫌双绶重,梦入九城偏。

秋雨离情动,新诗乐府传。

聆音还窃抃,不觉抚么弦。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