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子平

老矣张平子,飘零客此州。

清樽如有伴,白发不知愁。

雨燕捎帘入,风花拥槛浮。

梦中家在否,归兴莫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年迈的张平子,流落在这个州。
如果酒杯有知心人陪伴,我也不觉白发添忧愁。
雨燕穿过帘幕飞入,落花随风飘过栏杆。
梦中家乡是否依旧?回家的念头别再拖延。

注释

老矣:年迈。
张平子:古代名人张衡,字平子。
飘零:漂泊,流离失所。
客:作客,旅居。
清樽:清冷的酒杯,借指饮酒。
如有伴:好像有朋友相伴。
白发:指年长的白头发,象征岁月。
不知愁:不觉得忧愁。
雨燕:春天的燕子。
捎帘入:穿过帘子飞进来。
风花:被风吹落的花朵。
拥槛浮:围绕着栏杆飘浮。
梦中:在梦中。
家在否:家乡是否还在。
归兴:回家的愿望。
莫悠悠:不要拖延,赶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旅人,在异乡飘泊之际,通过对酒和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抒写了自己孤独漂泊中对于归家的渴望与哀愁。诗中的“老矣张平子”直接点出了主人公的年龄与名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孤寂。

“飘零客此州”,则表明了主人公作为一名旅人,在异乡漂泊之苦。这两句交织出了一种对年华易逝、人生流离的感慨。

接下来的“清樽如有伴,白发不知愁”中,“清樽”指的是清酒,而“如有伴”则是说酒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他。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心境。然而,“白发不知愁”却又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好像是在说尽管头发已经变白,但对于这份孤独和忧愁已经麻木,不再感到烦恼。

“雨燕捎帘入,风花拥槛浮”,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这里,“雨燕”指的是在雨中飞舞的燕子,而“捎帘入”则形象地展示了它们在室内外穿梭自如的样子。“风花拥槛浮”,则是说春天的花瓣随风飘落,像是被风簇拥着,在房前屋后的围墙上漂浮。这些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不仅映衬出诗人孤独的居住环境,更暗示了一种动荡不安的心境。

最后,“梦中家在否,归兴莫悠悠”,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在梦中,他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而“归兴”指的是归家的喜悦之情。“莫悠悠”则是在劝诫自己不要再有无尽的忧愁和徘徊,因为归乡的路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自然景物以及家园的抒写,展现了一位老年旅人在异乡的孤独感受与归乡的情愫,是一篇蕴含深情且意境幽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寄秀峰忠老

高钟号月掩岩扉,遥想幽人不梦时。

曾听微言知见妙,应怜懒我用功迟。

帻疏种种宁相贷,窗静山山尚可疑。

傥有一单容过客,眼中须接秀峰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致中因温前约

故山归路岂云赊,忆对春风饯物华。

尚口乃穷怜反舌,以年当废惜残花。

勤渠载酒传非误,仓卒回舆事偶差。

今日重来绿槐夏,已拚缬面醉君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致明并纪惠雁观梅之旧

稚刘于我最多情,此日诗筒不绝声。

孤雁相依真得地,早梅一粲又倾城。

向来兰好知谁许,病后霜林懒独行。

小几清香慰临别,极知了了万缘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蜀二首(其二)

有客传归信,愁怀得暂宽。

儿童占鹊喜,邻里借书看。

离蜀秋方半,浮湘岁欲阑。

柴门频洒扫,梦想见征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