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书五首(其二)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

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溪水边随意生长着桑树和麻,整日里行走山路能遇见十几户人家。
别怪过路的人频频回头惆怅,因为杜鹃的叫声并不像家乡的花儿香。

注释

溪边:小溪的旁边。
随事:随意,自然生长。
桑麻:桑树和麻,古代常见的农作物。
尽日:整日,全天。
山程:山路,沿着山走的路程。
十数家:十几户人家。
莫怪:不要奇怪。
行人:过路人,行人。
频怅望:频繁地回首眺望,感到失落。
杜鹃:一种鸟,又称子规,其叫声似‘不如归去’。
不是故乡花:不是来自家乡的花,暗指对家乡的思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游子离愁的诗句,语言简洁自然,情感真挚。开篇“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两句,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溪水边随处可见桑麻,行者一整天在崎岖的山路上走过不多的几户人家。这里既展现了诗人的观察细致,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亲切感受。

接下来的“莫怪行人频怅望”表达了一种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行人在这异地他乡,心中难免生出无尽的哀愁和向往。而最后一句“杜鹃不是故乡花”,则是这一思念之情的具体体现。“杜鹃”即杜鹃花,是一种野生花卉,它虽然美丽,但终究不如故乡的花朵那么让人心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抒发了游子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总的来说,这几句话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山村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乡愁,是一首情真意切的小品。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漫书五首(其三)

海上昔闻麋爱鹤,山中今日鹿憎龟。

爱憎止竟须关分,莫把微才望所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漫书五首(其四)

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

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漫书五首(其五)

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漫题

无宦无名拘逸兴,有歌有酒任他乡。

看看万里休征戍,莫向新词寄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