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书五首(其三)

海上昔闻麋爱鹤,山中今日鹿憎龟。

爱憎止竟须关分,莫把微才望所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以前听说海边的麋鹿喜欢仙鹤,如今山里的鹿却讨厌乌龟。
喜好与厌恶终究关乎命运,不要期望凭借微小的才能被人理解。

注释

海上:指遥远的海边。
昔:从前,过去。
闻:听说。
麋:一种像鹿的动物,常被古人视为祥瑞。
爱:喜欢。
鹤:鸟类的一种,常被寓意为长寿。
山中:山里,指隐居或远离尘世的地方。
今日:现在。
憎:讨厌。
龟:乌龟,古人认为乌龟象征长寿。
止竟:终究,毕竟。
须:必须,应当。
关分:关乎命运,与命运有关。
莫:不要。
微才:微小的才能,指自身能力有限。
望所知:期望被他人理解和赏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名为《漫书五首·其三》。诗中通过对比海上麋鸟与鹤的相爱,和山中的鹿与龟的憎恶,表达了作者对于不同性情和志趣的人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的主张。

"海上昔闻麋爱鹤"一句,通过海上的麋鸟与鹤之间的友爱,描绘了一种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山中今日鹿憎龟"则反映出山中的鹿与龟之间的不和,显示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间可能存在的对立。

"爱憎止竟须关分"表达了作者认为这种相爱或憎恶应该有所区别,不应混为一谈。最后"莫把微才望所知"则是在告诫读者不要以自己的浅薄才能去揣测或评断他人,强调了对异质人才的宽容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尊重个性差异和多样性的思想。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漫书五首(其四)

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

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漫书五首(其五)

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漫题

无宦无名拘逸兴,有歌有酒任他乡。

看看万里休征戍,莫向新词寄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漫题

经乱年年厌别离,歌声喜似太平时。

词臣更有中兴颂,磨取莲峰便作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